[实用新型]一种工程车辆的独立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3965.5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8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尹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华德盛热管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1P5/02;F02B29/04;F15B2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龚元元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体 水散热器 散热翅片 油散热器 中冷器 独立散热系统 工程车辆 散热管 本实用新型 风扇单元 方式设置 空间占用 平行布置 散热系统 散热效果 上下布置 方波形 送风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系统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工程车辆的独立散热系统,包括水散热器、中冷器、油散热器以及用于向水散热器、中冷器、油散热器送风的风扇单元,所述的中冷器和油散热器以上下布置的方式设置在水散热器的后方,所述的风扇单元设置在水散热器的前方,所述的水散热器内设有第一芯体,所述的中冷器内设有第二芯体,所述的油散热器内设有第三芯体,所述的第一芯体、第二芯体、第三芯体均由多个平行布置的散热管、设置在散热管之间的第一散热翅片、设置在散热管内的第二散热翅片组成,所述的第一散热翅片、第二散热翅片均为方波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空间占用有限的工程车辆的独立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工程车辆的独立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工程车辆装备升级后,发动机功率增加,整机行驶速度提高,发动机和整机液压系统热负荷均有所提高。客户对独立散热系统的综合性能提高,要求在原安装空间下设计,散热性能必须满足主机要求,噪声要明显降低。这对独立散热系统的设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原有产品已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重新设计。
针对于上述的技术问题,本领域研究人员和相关企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无锡市普尔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提出了一种用于15吨级挖掘机散热器装置(CN201210399928.2),包括散热器外壳体,所述散热器外壳体内部腔室两侧分别设有油散热单元与水散热单元,位于散热器外壳体前端安装一个中冷器;同时,位于散热器外壳体外围安装一个铁框架并且该铁框架通过若干带孔定位片分别与散热器外壳体及内部的油散热单元与水散热单元连接,中冷器的长度为320mm。该散热器装置具备水散热器(水散热单元)、油散热器(油散热单元)、中冷器,但是该结构如果满足空间布局,则散热效率低,如果满足了散热效果,则相应的空间布局会显著增大。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于2015年提出了一种更为合适的装载机用新型复合式散热器(CN201520588812.2),包括连接至散热器主体的隔热板;散热器主体底部固定中冷器及液压油散热器,散热器主体中部固定水散热器及双变油散热器,散热器主体中部上层固定有支架,支架上层固定有导风罩,所述的导风罩内在支架上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的中冷器、液压油散热器、水散热器以及双变油散热器外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以及马达连接控制系统。通过其附图可以看到,其水散热器、双变油散热器固定在前侧,而中冷器和油散热器固定在后侧并上下布置。通过该设置可以尽可能的延长的风的行程,达到同样鼓风量的情况下,散热效果提升体积维持不变的目的。
但是该散热器的设计还是不够理想,其如果要满足高速运转的工程机械,其冷却效果无法进一步提高、体积无法进行尽可能的缩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空间占用小的工程车辆的独立散热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车辆的独立散热系统,包括水散热器、中冷器、油散热器以及用于向水散热器、中冷器、油散热器送风的风扇单元,所述的中冷器和油散热器以上下布置的方式设置在水散热器的后方,所述的风扇单元设置在水散热器的前方,所述的水散热器内设有第一芯体,所述的中冷器内设有第二芯体,所述的油散热器内设有第三芯体,所述的第一芯体、第二芯体、第三芯体均由多个平行布置的散热管、设置在散热管之间的第一散热翅片、设置在散热管内的第二散热翅片组成,所述的第一散热翅片、第二散热翅片均为方波形。
在上述的工程车辆的独立散热系统中,所述的所述的第一散热翅片波高9-11mm,所述的第一散热翅片的翅片间距2-3mm;所述的第二散热翅片波高4-7mm,所述的第二散热翅片的翅片间距2-3mm。
在上述的工程车辆的独立散热系统中,所述的水散热器包括上水室、下水室、设置在上水室和下水室之间的竖直布置的所述的第一芯体以及布置在第一芯体两侧的护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华德盛热管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大华德盛热管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3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换热效果的汽车膨胀水箱
- 下一篇:一体化水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