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机器人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1416.2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6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甘亚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博特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0 | 分类号: | B25J9/10;B25J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底座 支撑杆 固定焊接 机械臂 转动杆 自动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 工业机器人 升降液压缸 安装底板 内部固定 安装杆 受力 外壁 轴承 隔板 动力输出端 滑动连接 均匀焊接 控制面板 螺纹安装 运动过程 转动外壳 螺丝钉 固定杆 固定套 上表面 松动 电源 投放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转动杆、转动外壳、固定底座和支撑杆,所述固定底座外壁均匀焊接有四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底部固定焊接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中部螺纹安装有螺丝钉;所述固定底座内部固定设置有电源,所述固定底座上表面固定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支撑杆远离固定底座一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动力输出端固定焊接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动杆外部固定套接有轴承,且转动杆通过轴承在隔板上滑动连接,使得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臂连接处的受力情况不会发生改变,避免由于受力发生改变导致的机械臂连接处产生松动的情况,使物料定位投放更加精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机器人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工业机器人最显著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1)可编程。生产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是柔性启动化。工业机器人可随其工作环境变化的需要而再编程,因此它在小批量多品种具有均衡高效率的柔性制造过程中能发挥很好的功用,是柔性制造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拟人化。工业机器人在机械结构上有类似人的行走、腰转、大臂、小臂、手腕、手爪等部分,在控制上有电脑。此外,智能化工业机器人还有许多类似人类的“生物传感器”,如皮肤型接触传感器、力传感器、负载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声觉传感器、语言功能等。传感器提高了工业机器人对周围环境的自适应能力。
(3)通用性。除了专门设计的专用的工业机器人外,一般工业机器人在执行不同的作业任务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比如,更换工业机器人手部末端操作器(手爪、工具等)便可执行不同的作业任务。
(4)工业机器技术涉及的学科相当广泛,归纳起来是机械学和微电子学的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第三代智能机器人不仅具有获取外部环境信息的各种传感器,而且还具有记忆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图像识别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人工智能,这些都是微电子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因此,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必将带动其他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也可以验证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展水平。
但是,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在上料的时候机械臂的运动轨迹比较复杂,机械臂在不同的姿态下关节处的受力情况大不相同,因此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之间的连接处容易产生松动,使得机械臂在上料的过程中定位不精准,容易造成产品加工过程中发生损坏。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对物料的抓取多采用夹持的方法进行抓取,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抓取物料的抓取端容易产生松动,对物料的抓取不牢固,容易导致物料的掉落、损毁,为生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博特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纳博特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14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负载能力的SCARA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横行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