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路飞车动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5872.8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5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心悦;王胜利;张庆涛;张裕明;张福来;万发勤;王志安;丁二陆;卢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22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轴 从动轮 主动轮 飞车 壳体 本实用新型 动力装置 防倾覆 摇臂 重锤 转轴 体内 底部连接 卡线凹槽 主从动轮 转动摇臂 拉绳 轮面 转动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路飞车动力装置,包括壳体、摇臂、传动轴、防倾覆重锤、上主动轮、下从动轮;所述上主动轮与下从动轮的轮面均设有卡线凹槽,上主动轮通过传动轴悬置于壳体内,上主动轮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下从动轮通过转轴悬置于壳体内,传动轴与下从动轮的转轴平行,摇臂通过与传动轴连接置于壳体外,防倾覆重锤通过拉绳与壳体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转动摇臂,带动主从动轮转动,从而实现了线路飞车的行走,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线路飞车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线路检修的线上作业检修载车主要靠地面人员通过连接在飞车上的绳索控制走向,或者通过线上人员双手拉动导线进行移动,地面人员拉动飞车,人力资源浪费严重,且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线上人员拉动导线,不便于用力,且极容易造成疲劳,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国内外现有飞车,也有的有动力装置,大多是脚踏踏板的动力装置,它和飞车是一体式,不可分割的,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便捷的线路飞车动力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线路飞车动力装置,包括壳体、摇臂、传动轴、防倾覆重锤、上主动轮、下从动轮;所述上主动轮与下从动轮的轮面均设有卡线凹槽,上主动轮通过传动轴悬置于壳体内,上主动轮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下从动轮通过转轴悬置于壳体内,传动轴与下从动轮的转轴平行,摇臂通过与传动轴连接置于壳体外,防倾覆重锤通过拉绳与壳体底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摇臂与传动轴通过棘轮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侧壁设有对称的条形孔洞,下从动轮的转轴两端通过螺帽固定条形孔洞内。
优选地,所述上主动轮和下从动轮的卡线凹槽设有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线路飞车动力装置结构简单,而且机构连接处主要采用螺纹连接,安装拆卸方便。
(2)本实用新型线路飞车动力装置设有防倾覆重锤,有效防止飞车动力装置发生倾斜,保证了装置的安全可靠。
(3)本实用新型线路飞车动力装置的上主动轮和下从动轮均设有调整螺丝,两轮可以通过调整螺丝来调节轮间间隙。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型号的导线的需要,也可以调节导线与两个轮之间的压力,防止导线与线路飞车动力装置受损。
(4)本实用新型线路飞车动力装置的摇臂与上主动轮之间采用棘轮机构,更方便操作人员的转动摇臂,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5)本实用新型线路飞车动力装置的上主动轮和下从动轮的卡线凹槽均为橡胶材料,增大了上主动轮、下从动轮与导线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行走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路飞车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路飞车动力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所示,一种线路飞车动力装置,包括壳体1、摇臂2、传动轴3、防倾覆重锤4、上主动轮5、下从动轮6;所述上主动轮5与下从动轮6的轮面均设有卡线凹槽,上主动轮5和下从动轮6的卡线凹槽设有橡胶层,增大了上主动轮、下从动轮与导线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行走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58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检修站式滑椅
- 下一篇:电缆悬吊拖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