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索式离合器控制执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8333.5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3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高炳钊;林志斌;彭显昌;蔡文奇;夏兴隆;陈虹;岳汉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63/30;F16D13/75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程程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索 分离轴承 驱动组件 齿轮轴 轴套 本实用新型 离合器控制 离合器 执行组件 拉索式 穿过 驱动 控制性能 同轴安装 轴承安装 轴向定位 中心孔 卡簧 下沿 轴肩 轴向 紧凑 圈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索式离合器控制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由拉索执行组件和拉索驱动组件组成;拉索执行组件由拉索、轴套和分离轴承组成,其中,拉索的一端与拉索驱动组件的驱动末端相连,另一端穿过安装有离合器的齿轮轴的中心孔,分离轴承同轴安装在离合器的外侧,拉索的末端穿过分离轴承并固定在分离轴承的外侧;轴套通过轴承安装在齿轮轴上,并通过轴肩及卡簧进行轴向定位,分离轴承的内圈套接在轴套上,齿轮轴相对于分离轴承自由旋转,在拉索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分离轴承仅在拉索的带动下沿轴向做直线运动。本实用新型性能稳定可靠、结构简单紧凑且控制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纯电动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中的自动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索式离合器控制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纯电动车不断发展,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随着纯电动车市场的逐渐成熟,用户对其舒适性、动力性和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使用要求,越来越多的纯电动车型为驱动电机配备了二挡及三挡变速器,电动车驱动系统多挡位化是如今纯电动车的重要发展趋势。
针对纯电动车的性能特点,中国专利:一种电动车无动力中断换挡变速箱及其换挡控制方法(CN105864368A),在该专利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干式离合器和单向离合器的纯电动车用两挡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该实用新型通过可控单向离合器与摩擦片干式离合器的结合使用实现两个挡位的无动力中断切换,能显著提高纯电动车辆的动力性、舒适性以及经济性。其中,干式离合器结合与分离过程的自动控制是该变速器的关键技术,其控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换挡品质以及整车舒适性。
现有的干式离合器普遍应用于传统内燃机汽车上,离合器布置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控制动力的切断或传递。对应地,离合器执行机构通常采取拨叉轴式,并且拨叉轴的两端通过铜套连接在壳体上。但当这种结构用于前述的“电动车无动力中断换挡变速箱”中时,一方面,由于变速箱壳体连接的是驱动电机而不是内燃机,为了支承拨叉轴,需要为拨叉轴另设支架,难以避免地使得变速箱壳体形状变得复杂,受力状况恶劣;另一方面,由于拨叉轴及其连接结构的特殊性,拨叉轴必须横跨整个离合器外围,这将使得用于“电动车无动力中断换挡变速箱”的拨叉轴长度较传统拨叉轴长一倍甚至更多,这使得拨叉轴刚度下降,导致离合器的分离效果恶化。
综上,应用于纯电动车变速器上的离合器执行机构,由于电动车动力总成结构与传统车的内燃机动力总成结构不同,没有发动机壳体与变速箱壳体的连接,其存在以下问题:
1、执行机构转轴的支承难以实现,将导致壳体结构复杂;
2、拨叉轴形式的执行机构由于跨度长导致的刚度减小,导致离合器功能效果不佳,并且系统刚性差不利于实现精确的自动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索式离合器控制执行机构,所述离合器控制执行机构用于纯电动车变速箱上,其零件数量少、性能稳定可靠、结构简单紧凑、系统刚性好且控制性能好,且无需在壳体上设置复杂的轴支架结构。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拉索式离合器控制执行机构,与纯电动车变速箱的轴系结构配合连接,由拉索执行组件和拉索驱动组件组成;
所述拉索执行组件由拉索、轴套和分离轴承组成,其中,所述拉索的一端与拉索驱动组件的驱动末端相连,另一端穿过安装有离合器的齿轮轴的中心孔,分离轴承同轴安装在离合器的外侧,拉索的末端穿过分离轴承并固定在分离轴承的外侧;所述轴套通过轴承安装在齿轮轴上,并通过轴肩及卡簧进行轴向定位,所述分离轴承的内圈套接在轴套上,齿轮轴相对于分离轴承自由旋转,在拉索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分离轴承仅在拉索的带动下沿轴向做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拉索连接分离轴承的一端加工有外螺纹,拉索通过与调整螺母螺纹连接实现与分离轴承相对位置的调整及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83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H结构变速箱的气路控制机构
- 下一篇:一种装载机变速箱电液操纵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