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30366.5 | 申请日: | 2017-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6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宋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3/02 | 分类号: | F01P3/02;F01P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 |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液管路 汽车发动机 温控器 冷却装置 散热器 缸盖水套 缸体水套 电连接 电子控制单元ECU 缸盖 汽车 本实用新型 吸收热量 冷却液 缸体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及汽车。其中,该装置包括:缸体水套(10),缸盖水套(12),散热器(14)、以及冷却液管路(16),其中,冷却液管路(16)中的冷却液从汽车发动机吸收热量后通过散热器(14)将吸收的热量传到大气中,其中,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温控器(18)、第二温控器(19),其中,第一温控器(18),连接于冷却液管路(16)中并与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电连接,用于根据ECU发出的第一ECU信号,通过缸体水套(10)控制缸体的温度;第二温控器(19),连接于冷却液管路(16)中并与ECU电连接,用于根据ECU发出的第二ECU信号,通过缸盖水套(12)控制缸盖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是将发动机所有涉及到传热的系统当作一个大的综合系统进行考虑,以期能得到发动机各个热流系统的精确边界参数,从而提高燃料热量的利用效率。发动机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发动机冷却系统所采用的冷却方法是:冷却液从发动机吸收热量然后通过散热器将热量传到大气中。其中,冷却系统的结构对冷却系统的散热效率及燃料的有效利用率有重要影响。
在相关技术中,冷却系统结构主要有:单蜡式节温器(电加热节温器)控制发动机进水,缸体缸盖水温同时控制;单蜡式节温器(或电加热节温器)控制发动机出水,缸体缸盖水温同时控制;而采用上述缸体缸盖水温同时控制的方式时,燃料的燃烧效率和燃料利用率低。另外,缸体缸盖水温进行控制时,均是基于电加热节温器的开启温度来控制的,控制较为单板。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采用电加热节温器对缸体缸盖水温进行控制时,不仅控制单板,而且燃料的燃烧效率也低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及汽车,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电加热节温器对缸体缸盖水温进行控制时,不仅控制单板,而且燃料的燃烧效率也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缸体水套10,缸盖水套12,散热器14、以及冷却液管路16,其中,冷却液管路16中的冷却液从汽车发动机吸收热量后通过散热器14将吸收的热量传到大气中,其中,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温控器18、第二温控器19,其中,第一温控器18,连接于所述冷却液管路16中并与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为ECU)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ECU发出的第一ECU信号,通过所述缸体水套10控制缸体的温度;第二温控器19,连接于所述冷却液管路16中并与所述ECU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ECU发出的第二ECU信号,通过所述缸盖水套12控制缸盖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温控器18还可以通过并联的方式分别与所述散热器14的支路,所述汽车的暖风器22,以及所述汽车的机油冷却器24连接,并通过对所述汽车的所述ECU发出的所述第二ECU信号进行分别转换的方式,实现对所述散热器14支路的通断,所述汽车的暖风器22的通断,以及所述汽车的机油冷却器24的通断分别控制。
可选地,所述第二温控器19位于所述缸体水套10的出口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温控器18位于所述汽车发动机的缸体水套10和缸盖水套12出口合流处。
可选地,所述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还包括:膨胀水壶30,设置在上述冷却液管路16中,连接于所述冷却液管路16中,用于在所述冷却液管路16中的气体压力超过预定气压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冷却液管路16中的气体进行排出;和/或,在所述冷却液管路16中的冷却液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冷却液管路16中的冷却液进行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03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可调节固定的排气管
- 下一篇:一种散热器用进水腔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