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辆多挡位无级变速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1818.7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9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贺先兵;黄善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八方电气(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7/08;F16H3/44;F16H57/023;F16H63/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2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电机 电动车辆 行星支架 太阳轮 齿圈 多挡位 挡位 行星齿轮啮合 驱动系统 输出机构 无级变速 行星齿轮 行星轮系 换挡 输出端 齿盘 啮合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变速 离合齿轮 配合设置 使用环境 无极变速 周向均布 自由切换 驱动 输出 | ||
一种电动车辆技术领域的电动车辆多挡位无级变速驱动系统,包括:第一、第二、第三驱动电机、行星轮系和换挡输出机构,其中:行星轮系设有齿圈、行星支架、太阳轮和若干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周向均布在行星支架上;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与齿圈连接,齿圈与行星齿轮啮合,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与行星支架连接,太阳轮与第三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并与行星齿轮啮合,齿盘套设在太阳轮上并与太阳轮固定连接,换挡输出机构上设有与齿圈、行星支架和齿盘分别啮合的三挡离合齿轮。本实用新型设有三个输出挡位,配合设置的三个驱动电机可以自由切换进行驱动或变速,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各挡位并在相应挡位得到理想的速度和扭矩,能够实现电动车辆多挡位的无极变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电动车辆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电动车辆多挡位无级变速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电动车辆绝大部分采用固定速比的减速器,没有变速机构。固定速比减速器仅有一个挡位,让电机常处在低效率区域,既浪费宝贵电池能量,又提高了对牵引电机的要求,进一步减少车辆续驶里程。
虽然一些高端品牌电动车辆采用了变速机构,但主要都是固定挡位的手动变速器,较少采用无极变速器。手动变速器通过齿轮组的配合,机构复杂,且手动换挡时动力输出会中断。而无级变速器采用传动带和可变槽宽的棘轮进行动力传递,即当棘轮变化槽宽时,相应改变驱动轮与从动轮上传动带的接触半径进行变速,传动带一般用橡胶带、金属带和金属链等,但是传动带很容易损坏,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
此外应用于电动车辆变速器上的手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体积大、重量重、制造成本高,维护复杂,推高了电动车辆的价格,约束了电动车辆的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电动车辆多挡位无级变速驱动系统,设有三个输出挡位,配合设置的三个驱动电机可以自由切换进行驱动或变速,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各挡位并在相应挡位得到理想的速度和扭矩,能够实现电动车辆多挡位的无极变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行星轮系和换挡输出机构,其中:行星轮系设有齿圈、行星支架、太阳轮和若干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周向均布在行星支架上,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和齿圈连接,齿圈与行星齿轮啮合,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和行星支架连接,太阳轮与第三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并与行星齿轮啮合,太阳轮上套设有齿盘,换挡输出机构上设有与齿圈、行星支架和齿盘分别啮合的三挡离合齿轮。
所述的齿圈、行星支架和太阳轮均套设在主轴上。
所述换挡输出机构设有换挡拨叉,所述的换挡拨叉与三挡离合齿轮中任意一挡离合齿轮啮合,并与其他两挡离合齿轮脱开;所述的换挡输出机构与电动车辆的驱动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行星轮系、换挡输出机构和第三驱动电机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的壳体包括相连的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以及相连的第二罩壳和第三罩壳,所述的行星轮系、换挡输出机构设置在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内,所述的第三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二罩壳和第三罩壳内。
所述的第三驱动电机包括转子总成和绕线定子,其中:转子总成通过轴承套设在主轴上,绕线定子套设在转子总成上且一端固定在第三罩壳内。
所述转子总成设有转子内衬套,转子内衬套一端固定有太阳轮,齿盘套设在太阳轮上并与太阳轮固定连接。
所述的转子总成包括:转子内衬套、转子磁钢和转子铁芯,其中:转子内衬套上套设有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内周向均布有转子磁钢,优选地转子内衬套上套设有齿盘且一端固定有空心轴太阳轮,第二罩壳通过轴承套设在转子内衬套上,转子内衬套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设在主轴上。
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一罩壳上,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二罩壳和第三罩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八方电气(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八方电气(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18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排双行星轮式电驱动总成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动力电池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