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速磁浮交通链接道岔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00681.3 | 申请日: | 2017-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4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霞;吉敏廷;牛均宽;康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25/34 | 分类号: | E01B25/3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侯玉白 |
| 地址: | 7210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道岔梁 道岔 铰接 转动中心点 链接 转动 三节 磁浮交通 曲柄 本实用新型 转动自由度 侧向 转角 固定的 链接梁 舒适性 同步性 圆曲线 侧线 搭接 减小 接长 开度 合成 平衡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岔的侧向通过速度提高到40Km/h以上且道岔的未被平衡向心加速度在的0.4m/s2以下时,既能够保证车辆侧线通过道岔时的舒适性和道岔梁刚度,而且在道岔梁转动时,链接梁之间的运动能够实现很好同步性的中速磁浮交通链接道岔,道岔由四节道岔梁链接,其中三节道岔梁搭接且三节道岔梁分别都有各自固定的铰接转动中心点,第四节道岔梁通过铰接转动中心点铰接在第三节道岔梁上,三个道岔梁转动通过曲柄F1带动;曲柄F2带动第四节道岔梁转动形成道岔梁的转辙,铰接转动中心点放开了X、Y方向的转动自由度;前三节道岔梁通过减小转角拟合成半径较大的圆曲线,第四节道岔将第三节道岔梁接长,达到预定需要接上的线路,满足道岔开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岔的侧向通过速度提高到40Km/h以上且道岔的未被平衡向心加速度在的0.4m/s2以下时,不仅能够保证车辆侧线通过道岔时的舒适性和道岔梁刚度,而且能够确保道岔梁不会出现因日照不均匀而发生的梁体侧弯和上拱现象,同时在道岔梁转动时,链接梁之间的运动能够实现很好同步性的中速磁浮交通链接道岔,属中速磁浮交通道岔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中低速磁浮道岔,侧向通过速度在25Km/h以内。其不足之处是:这种道岔在车辆提速的情况下远远达不到运营调车的要求,并且已经成为了运营组织的瓶颈,须提高道岔侧向通过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道岔的侧向通过速度提高到40Km/h以上且道岔的未被平衡向心加速度在的0.4m/s2以下时,不仅能够保证车辆侧线通过道岔时的舒适性,而且道岔梁的强度刚度能够满足承载车辆的要求和道岔的使用性能;二是道岔梁不会出现由于日照不均匀发生的梁体侧弯和上拱的影响使用的现象;三是道岔梁转动时,链接梁之间的运动要有很好的同步性的中速磁浮交通链接道岔。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链接道岔的设计上:
1、如图1所示:L1、 L2 、L3三个摇杆代表三个道岔梁,每个摇杆有各自固定的转动中心O1、O2|、O3,道岔梁L4和道岔梁L3铰接,铰接点O4随L3梁运动,是L4梁的转动中心。通过曲柄F1带动L1、L2、L3三个道岔梁转动; 曲柄F2带动L4道岔梁转动,形成道岔梁的转辙,铰接点放开了X、Y方向的转动自由度。前三节道岔梁,通过减小转角拟合成半径较大的圆曲线,L4梁将道岔梁L3接长,达到预定需要接上的线路,满足道岔开度要求。
2、在结构设计:满足未被平衡加速度在0.4 m/s2以下,保证道岔过车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链接道岔,每节道岔梁的倾角较小,使三段长度相同的梁拟合成的圆曲线半径达到330m,拟合的圆曲线的如图7所示。但是由于每节道岔梁的倾角小,增加L延长梁时,道岔的开度仅为d1,为了保证道岔有足够的开度,接通后方线路后能够安全过车,增加了后方的链接梁保证道岔开度d。当侧向行车速度为40Km/h时,车辆的向心加速度如下:
a向心= 0.078*V2/R= 0.078*402/330=0.38m/s2
R——330m
V——运行速度;单位Km/h
道岔的未被平衡向心加速度都在0.4 m/s2以下,这时乘客将不会感觉到过道岔侧线时有明显的不舒适。
保证道岔的开度d,目的是实现车辆安全进入一条线路,不与相邻线路发生碰撞。如下图8所示,图中6道岔,7车辆,8固定垛梁,9线路,只有保证道岔必须的开度d才能使车辆和道岔有安全间隙S,车辆通过道岔时不会和固定梁发生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06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隔振器的内套筒、隔振器
- 下一篇:一种吸附轨端绝缘体上铁屑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