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速磁浮交通链接道岔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00681.3 | 申请日: | 2017-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4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霞;吉敏廷;牛均宽;康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25/34 | 分类号: | E01B25/3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侯玉白 |
| 地址: | 7210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道岔梁 道岔 铰接 转动中心点 链接 转动 三节 磁浮交通 曲柄 本实用新型 转动自由度 侧向 转角 固定的 链接梁 舒适性 同步性 圆曲线 侧线 搭接 减小 接长 开度 合成 平衡 保证 | ||
1.一种中速磁浮交通链接道岔,其特征是:道岔由四节道岔梁链接(L1~L4),其中三节道岔梁(L1~L3)搭接且三节道岔梁(L1~L3)分别都有各自固定的铰接转动中心点(01~03),第四节道岔梁L4通过铰接转动中心点(04)铰接在第三节道岔梁(L3)上,三个道岔梁(L1~L3)转动通过曲柄F1带动;曲柄(F2)带动第四节道岔梁L4转动形成道岔梁的转辙,铰接转动中心点(04)放开了X、Y方向的转动自由度;前三节道岔梁(L1~L3)通过减小转角拟合成半径较大的圆曲线,第四节道岔(L4)将第三节道岔梁(L3)接长,达到预定需要接上的线路,满足道岔开度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速磁浮交通链接道岔,其特征是:第四节道岔梁(L4)的铰接转动中心点(04)随道第三节道岔梁(L3)一起移动,四节道岔梁(L1~L4)铰接成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速磁浮交通链接道岔,其特征是:第一节道岔梁(L1)通过可移动支撑A搭接在第二节道岔梁(L2)上,第二节道岔梁(L2)通过可移动支撑B搭接在第三节道岔梁(L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速磁浮交通链接道岔,其特征是:铰接转动中心点(04)兼有支撑、固定和转动中心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速磁浮交通链接道岔,其特征是:四节道岔梁链接(L1~L4)由台车支撑(D、E、G、K)。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速磁浮交通链接道岔,其特征是:第四节道岔梁(L4)和第三节道岔梁(L3)间的铰接转动中心点(04)采用梁间支承(1)支撑第四节道岔梁(L4)的重量,并且在梁间支承(1)中间设有固定铰轴(2),固定铰轴作为道岔梁(L4)的固定点及转动中心,可以使第四节道岔梁(L4)随道岔梁(3)的移动而移动,将第三节道岔梁(L3)和第四节道岔梁(L4)铰接成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速磁浮交通链接道岔,其特征是:梁间铰轴(2)中铰轴(21)通过球轴承(22)及轴承座(23)与第四节道岔梁(L4)连接,铰轴(21)下部通过轴座(24)与第三节道岔梁(L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速磁浮交通链接道岔,其特征是:第三节道岔梁(L2)和第三节道岔梁(L3)间采用梁间支承(1)连接且梁间支承(1)支撑道第二道岔梁(L2)的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速磁浮交通链接道岔,其特征是:第三道岔梁(L3)上安装有滑块(3),第二道岔梁(L2)上安装有拔叉(4),滑块(3)中间有轴可以转动,拨叉(4)可以沿着滑块(3)移动,第二道岔梁(L2)和第三道岔梁(L3)之间可以相对移动;同时第一道岔梁(L1)和第二道岔梁(L2)之间也是这种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速磁浮交通链接道岔,其特征是:道岔由一机多点驱动装置(5)驱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速磁浮交通链接道岔,其特征是:一机多点驱动装置由减速器Ⅰ(51)、电机(52)、连接轴(53)、道岔梁、减速器Ⅱ(54)、驱动导槽(55)构成;减速器Ⅰ(51)和减速器Ⅱ(54)之间采用连接轴(53)连接,电机(52)驱动连接轴(53)转动且连接轴(53)带动减速器Ⅰ(51)和减速器Ⅱ(54),减速器Ⅰ(51)和减速器Ⅱ(54)驱动两个曲柄在两个驱动导槽(55)中运动,同时拨动两个道岔梁转动,满足两个道岔梁转动的同步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06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隔振器的内套筒、隔振器
- 下一篇:一种吸附轨端绝缘体上铁屑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