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挡位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87637.3 | 申请日: | 2017-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9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国梁 |
| 主分类号: | F16H61/22 | 分类号: | F16H61/22;F16H6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16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杆 拉锁 本实用新型 挡位控制器 离合器踏板 锁止元件 联动 汽车 固定挡位 紧凑布局 控制装置 换挡 挡位锁 锁止 向后 锁定 驾驶 局限 释放 阻碍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挡位控制器,其中包括换挡杆拉锁、与离合器踏板臂联动以锁定或释放换挡杆拉锁的锁止元件,换挡杆拉锁能够抵在换挡杆上以阻碍换挡杆向前或向后换挡。本实用新型在换挡杆拉锁和锁止元件的配合下,无需利用任何控制装置,仅通过离合器踏板臂联动即可实现挡位锁止的功能,而且不局限于锁止某个固定挡位,可根据驾驶者的需要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挡位控制器结构简单紧凑布局合理,而且实用性强,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汽车挡位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汽车是通过离合器接合和切断变速箱与发动机之间的动力,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进行换挡(改变变速箱)时,需要先通过离合器切断变速箱与发动机之间的动力,才能减轻了齿轮突然齿合时的冲击力。但在实际操作中,有驾驶员在离合器踏板没有踏到位的情况下就去换挡(改变变速箱),这样的不当操作会对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零部件造成损害。针对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挡位锁,但现有的挡位锁采用侧面插销配合控制装置的结构,只能将换挡杆固定在指定挡位中,且安装侧面插销结构还需要开孔、测量等操作,对汽车进行有损改造,操作起来非常麻烦,而基于成本考虑,很难实际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汽车挡位控制器,无需额外利用控制装置,仅通过离合器踏板臂联动即可实现挡位锁止的功能,而且能够根据驾驶者的需要进行调整锁止挡位。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挡位控制器,其中包括换挡杆拉锁、与离合器踏板臂联动以锁定或释放换挡杆拉锁的锁止元件,所述换挡杆拉锁能够抵在换挡杆上以阻碍换挡杆向前或向后换挡。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结构,换挡杆拉锁抵在换挡杆上以阻碍换挡杆向前或向后换挡,取代现有插销限位的结构,而通过离合器踏板臂联动锁止元件锁定换挡杆拉锁以达到锁止挡位的技术目的,也可通过离合器踏板臂联动锁止元件释放换挡杆拉锁使驾驶者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整需要锁止的挡位,大大提高了适用范围,非常实用。
上述的汽车挡位控制器,换挡杆拉锁的一端连接有复位弹簧、其另一端在复位弹簧作用下抵在换挡杆上;不局限于复位弹簧,如其他弹性件或者复位装置,也能适用于本技术方案。
上述的汽车挡位控制器,锁止元件包括锁体、锁体内设有弹簧拉杆和锁止锁芯,所述的弹簧拉杆通过拉线与离合器踏板臂联动以控制锁止锁芯锁定或释放换挡杆拉锁。
上述的汽车挡位控制器,拉线包括拉线外套,在拉线外套内设有能够伸缩活动的拉线内芯,所述的拉线内芯与弹簧拉杆连接;在踩下踏板后,通过拉线内芯对弹簧拉杆进行拉伸;当松开踏板后,在拉伸弹力作用下,拉线内芯快速复位,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另行安装复位装置。
上述的汽车挡位控制器,锁止锁芯包括锁杆,锁杆的端部设有锁扣、并伸出锁体外通过锁扣与换挡杆拉锁配合;换挡杆拉锁包括抵在换挡杆上的拉锁锁芯,拉锁锁芯上固定有限位件,限位件上设有与锁扣卡扣配合的卡口,该卡口延伸有导向限位口与锁杆适配;
锁止锁芯的锁扣与卡口相互卡扣配合以达到锁定换挡杆拉锁的技术目的;锁杆从卡口内伸出使锁扣脱离与卡口的卡扣配合以达到释放换挡杆拉锁的技术目的;当切换挡位时,换挡杆将推动换挡杆拉锁移动,此时换挡杆拉锁通过限位件相对锁杆在导向限位口内移动。
上述的汽车挡位控制器,在弹簧拉杆上设有与锁止锁芯联动的结构使锁杆在锁体内伸缩以通过锁芯扣锁紧或释放换挡杆拉锁,该结构为自上而下向弹簧拉杆内部倾斜的斜槽,所述锁杆的一端伸出锁体外,在锁杆上套设有弹簧使锁杆的另一端伸入斜槽内、与弹簧拉杆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国梁,未经胡国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7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