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热管导流的装置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7580.0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8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波;刘明慧;刘国伟;张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27 | 分类号: | H01L23/427;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葛潇敏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管 导流 装置 散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热管导流的装置散热结构,包括铜基座、热管、散热片和导热垫,其中,导热垫用于覆盖在需散热的CPU芯片上,铜基座压在导热垫上;热管一端镶嵌入铜基座内部,热管另一端镶嵌入散热片内部;热管内部中空,填充导热工质。此种结构将CPU热量通过热管导流方式导到装置散热片,散热性能好,散热效率高,在采用高性能、发热量大的CPU时使用,保证了装置温升在要求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网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内二次设备装置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变电站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的引入,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录波装置等设备需要采集过程层网络报文,需处理的报文量巨量增加,而且随着应用业务的不断发展,装置上需实现的计算和逻辑功能越来越多,因此,设计该类装置时需要采用性能更高的CPU(中央处理单元)。但是,性能越高的CPU往往伴随着CPU功率和发热量越大,传统采用的在CPU上直接贴装散热片等方式来散热的办法,散热效果较差,已经不能满足该类装置的大功率CPU的散热需求。而采用旋转风扇散热的方式,在变电站等工业应用场景下,由于旋转风扇故障率高,寿命短,明确要求不允许使用。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散热结构,散热性能好,散热效率高,在采用高性能、发热量大的CPU时使用,以保证装置温升在要求范围内,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管导流的装置散热结构,该结构将CPU热量通过热管导流方式导到装置散热片,散热性能好,散热效率高,在采用高性能、发热量大的CPU时使用,保证了装置温升在要求范围内。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热管导流的装置散热结构,包括铜基座、热管、散热片和导热垫,其中,导热垫用于覆盖在需散热的CPU芯片上,铜基座压在导热垫上;热管一端镶嵌入铜基座内部,热管另一端镶嵌入散热片内部;热管内部中空,填充导热工质。
上述铜基座、热管和散热片采用一体化结构,热管一端采用焊接工艺镶嵌入铜基座内部,热管另一端采用焊接工艺镶嵌入散热片内部。
上述热管内部填充的导热工质采用易挥发工质。
上述散热片采用立式鳍片。
上述铜基座上开设有孔,所述散热结构安装于装置时,导热垫覆盖于CPU芯片,铜基座压在导热垫上,螺母固定于装置底板,螺栓从铜基座上的孔穿入后与螺母连接。
上述螺栓采用弹簧结构固定于铜基座的孔上。
上述热管设有4根。
上述散热结构安装于装置时,散热片同时作为装置箱体侧壁。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热管导流方式将CPU热量导到装置的散热片上,再从散热片上通过空气对流方式散到空气中,散热性能好,散热效率高,在采用高性能、发热量大的CPU时使用,保证了装置温升在要求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的铜基座和CPU芯片安装说明示意图。
图中器件标号说明:
1-铜基座,2-热管,3-散热片,4-导热垫,5-螺栓,6-装置机箱底板,7-螺母,8-电路印制板,9-CPU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7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高温封装模具增强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芯片卡读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