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搬运机器人及货物转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6110.2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7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瀚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翰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1/137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货架 搬运机器人 货物转运站 伸缩机构 档杆 上身 本实用新型 货物转运 移动底盘 支架 移动 框架式结构 机械结构 间隔设置 可伸缩的 全自动化 向下运动 制造成本 货物 缩回 顶面 松开 下压 压舌 挡住 货架 入库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搬运机器人及货物转运系统,移动搬运机器人包括移动底盘和运输货架,运输货架包括上身运输货架和出入货机构,上身运输货架采用框架式结构,其上部具有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架;出入货机构包括两个档杆,通过伸缩机构设置在上身运输货架上,且通过下压或松开伸缩机构使档杆向下缩回或向上伸出支架的顶面。本实用新型,移动底盘上的运输货架上设有两个可伸缩的档杆,在经过货物转运站时,通过货物转运站上的压舌带动伸缩机构向下运动继而将货物留在入货架上,或者自动挡住货物转运站上的货物,采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就可实现出、入库全自动化,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搬运机器人及货物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大量的移动搬运机器人和智能系统被引入物流仓储拣选配送中心、转运中心、物流仓库、生产车间等场合。此项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但是,现有的智能移动搬运机器人存在以下问题:
(1)通过智能系统支配智能机器人,系统的安装和调试非常复杂,而且需要IT专家的外部支持,出错率高,不易实施,且浪费人力成本。
(2)需要在机器人上安装接受系统信号的接收器,执行动作的执行器,且通过机械手来装、卸货物,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由此可见,现有的智能移动搬运机器人存在结构复杂、人工和制造成本高以及不易实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智能移动搬运机器人存在结构复杂、人工和制造成本高以及不易实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移动搬运机器人,包括移动底盘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底盘上的运输货架,所述运输货架包括:
上身运输货架,采用框架式结构,所述上身运输货架的上部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托架,且托架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移动底盘的行驶方向一致;
出入货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两个档杆,两个所述档杆通过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上身运输货架的后侧面上,且通过下压或松开所述伸缩机构使所述档杆向下缩回或向上伸出所述托架的顶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伸缩机构包括:
导向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托架上,且每个所述托架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两个所述导向板,所述档杆分别穿设在同一个所述托架上的两个所述导向板内;
压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档杆;
弹簧,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档杆上,且位于所述压轴与所述压轴下方的所述导向板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身运输货架包括:
四个支腿,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底盘的顶面上,左右两个所述支腿分别通过肋板连接;前后布置的两个肋板的中部分别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柱,前后对应的两个支柱和支腿的顶部分别通过托柱连接,从而形成托架。
在上述方案中,两个所述档杆的中部均固定设有挡环,所述压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挡环固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压轴的两端分别通过限位环与两个档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压轴为转动设置在所述限位环上的滚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移动底盘上设有:
避障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移动底盘的前进方向的一侧;
视觉传感器或电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移动底盘的底面,用于读取所述移动底盘移动线路上的色带信息、磁条信息、二维码或矩阵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移动底盘的后面设有停走传感器,并设置为:
移动底盘停止后,动作传感器检测到工作人员脚移动,发出启动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翰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翰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6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