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2204.2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9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宋雨;郑德双;郑福淼;秦民;蒋永峰;胡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悬架 系统 频率 相关 弹簧 减振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各种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包括:上端盖、骨架油封、导向器、内缸筒、外缸筒、活塞杆、活塞总成、吊耳、底阀总成,其还包括振子、弹簧座和弹簧,所述弹簧座与活塞杆焊接在一起,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簧座;所述的活塞杆上开有流道,且在流道上下方分别开有两个通孔;所述的振子通过弹簧与弹簧座相连,与活塞杆为间隙配合。同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路况及紧急避障时,随时提供较小、较大的悬架阻尼,减少传递至车身的振动,降低车身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提高乘坐舒适性,且无需控制系统以及传感器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易于普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悬架装置的配置技术领域,是一种适用于各种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
背景技术
汽车的不同性能对悬架阻尼的需求往往是矛盾的:欲提高乘坐舒适性,减小簧上质量的振动,应当使悬架阻尼设置得低一些;欲减小轮胎动载荷及悬架动行程,应当使悬架阻尼设置得高一些;从整车的操纵稳定性方面考虑,欲达到减小转向时的车身倾角和转向响应时间的目的,也应该使悬架设计得“硬”一些。因此汽车悬架阻尼的匹配一般是综合考虑汽车各方面性能所采取的折中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以前的现有技术中,专利文献1(CN203656024U)中公开了一种泵式浮动活塞减振器,包括导向套及密封、工作缸、活塞杆、活塞、蓄能器、储油室和底阀,活塞上下形成上腔和下腔;活塞杆具有空心腔,活塞具有滑动切换通道,对上腔、下腔与空心腔的通路进行切换,具体为压缩行程时下腔与空心腔油液连通,复原行程时上腔与空心腔油液连通;活塞杆的空心腔下端出口密封,上端出口通过活塞杆回油管与储油室油液连通,储油室通过上腔补油单向阀、上腔补油管与上腔油液单向连通;储油室通过底阀上安装的下腔补油单向阀与下腔油液单向连通。由于油液始终单向流动,而且总是流经外部管路,使得散热效果显著提升。专利文献2(CN103089889A)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各种车辆悬架系统的磁流变泵式变阻尼减振器,具有一个上下封装的外缸筒,筒内设有液压工作缸,工作缸内装有带流通孔的活塞和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以及设置的限位器,工作缸的下部端口处与底阀座连接,上部端口处连接有导向器和与导向器连接的油封座,导向器内布置有一个或多个电磁线圈,工作缸与外筒壁之间设置有磁流变液体导流罩,导流罩的外壁与外缸筒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环形回油通道,在底阀座和活塞上的液流通道口处分别设有阻尼单向阀。减振器内填充的是磁流变液体。专利文献3(CN203847619U)公开了一种振幅敏感减振器,包括导向器及密封、活塞杆、工作缸、主活塞和蓄能器;主活塞内部为空腔,并设有浮动活塞;浮动活塞上侧形成辅助上腔,浮动活塞下侧形成辅助下腔;辅助上腔通过上辅助流道与有杆腔油液连通;辅助下腔通过下辅助流道与无杆腔油液连通,主活塞内部空腔上侧设有上旁通槽,主活塞内部空腔下侧设有下旁通槽,其中,上旁通槽与压缩阀系相连,下旁通槽与复原阀系相连。
上述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悬架上的普通减振器,阻尼力仅取决于车身与车轮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其阻尼特性无法根据车辆的不同使用工况而作出相应的变化,因此难以化解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行驶安全性等不同性能之间的矛盾,不能使车辆在不同使用工况下性能都达到最佳。近年来兴起的主动悬架技术可以根据汽车的运动和路面状况,适时地调节悬架的刚度和阻尼,使其始终处于最佳减振状态。但是,此种技术需要在车辆上安装复杂的传感器测试装置、执行机构和控制器。与普通被动悬架相比,其成本高昂,可靠性差,难以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状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特性随悬架振动频率而变化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并且可以根据车辆系统共振或外界输入的行驶工况及时调节其阻尼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2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源电子标签天线
- 下一篇:一种用于PCB二次钻孔工序后的防呆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