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摔落踏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44353.6 | 申请日: | 2017-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4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吕香娟;李察德;汪正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科维盛文化与科学传播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B1/02 | 分类号: | B61B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踏板 传动装置 驱动装置 连接杆 收纳槽 防摔 站台 本实用新型 滑槽 列车 乘客 安全威胁 经济损失 列车运行 站台边缘 内底壁 滑动 侧壁 底壁 固接 枢接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防摔落踏板包括站台、驱动装置、传动装置、连接杆和踏板,踏板的底壁设有至少两个滑槽,站台的侧壁设有收纳槽,连接杆包括至少两根,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踏板连接,其中,传动装置通过连接杆与踏板连接,且连接杆的一端与传动装置枢接,另一端设于滑槽内滑动;收纳槽内分别设有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和踏板,其中,驱动装置固接于收纳槽的内底壁。本实用新型的防摔落踏板,通过增加设有驱动装置、传动装置、连接杆和踏板,当列车在站台停靠后,使踏板被推出,消除站台边缘与列车之间的间隙对乘客产生的安全威胁,且当乘客上落车后,使踏板被回收,防止列车运行时与踏板发生碰撞,损坏列车和踏板,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摔落踏板。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行驶,站台与列车车体之间往往会留有一定的间隙,因此给乘客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乘客上下车过程中容易被间隙绊倒或者因踏空而把脚卡到间隙里。
为了消除站台边缘与列车之间的间隙对乘客产生的安全威胁,现有部分列车的车门位置底部设有踏板,踏板通过可伸缩的伸缩杆把踏板从车厢底部推出填补车门与站台之间的间隙,但现有的大部分列车并没有安装伸缩踏板,如对其加装伸缩踏板,需要对现有列车进行改造,整个改造过程时间长,且成本高,所以大部分列车停靠站台的时候,需要乘务员在列车门手动放置一块安全踏板,供乘客踩踏,以保证乘客安全下车,再手动收回伸缩踏板,但由于列车门过多,且乘务员工作繁琐,使乘务员在部分列车门开启后忘记放置或忘记收回安全踏板,造成安全隐患,另外,手动放置的安全踏板的两端通常无固定地搭放在站台和车门之间,当乘客走过时会导致踏板发生移位甚至滑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防摔落踏板,以解决站台与列车之间的间隙对乘客产生安全威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摔落踏板,包括站台、驱动装置、传动装置、连接杆和踏板,上述踏板的底壁设有至少两个滑槽,上述站台的侧壁设有收纳槽,上述连接杆包括至少两根,
上述驱动装置通过上述传动装置与上述踏板连接,其中,上述传动装置通过上述连接杆与上述踏板连接,且上述连接杆的一端与上述传动装置枢接,另一端设于上述滑槽内滑动;
上述收纳槽内分别设有上述驱动装置、上述传动装置和上述踏板,其中,上述驱动装置固接于上述收纳槽的内底壁。
进一步地,在上述防摔落踏板中,上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杆、齿形链和支架,设有上述齿轮杆包括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上述第一齿轮杆的底端与上述驱动装置连接,上述第二齿轮杆的底端与上述收纳槽的内底壁枢接,上述第一齿轮杆和上述第二齿轮杆的齿轮部分下分别固设有限位块,上述第一齿轮杆通过上述齿形链与上述第二齿轮杆连接,且上述齿形链分别与上述第一齿轮杆和上述第二齿轮杆啮合,上述第一齿轮杆和上述第二齿轮杆通过上述齿形链传动,上述第一齿轮杆和上述第二齿轮杆分别固定套设有一个上述支架,上述支架与上述连接杆枢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防摔落踏板中,上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杆和支架,上述传动装置和上述驱动装置分别包括两个,
上述齿轮杆的底端与上述驱动装置连接;
上述支架固定套设于上述齿轮杆,上述支架与上述连接杆枢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防摔落踏板中,上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述第一支架设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上述第二支架设有第三固定端和第四固定端,上述第一固定端和上述第三固定端分别固定套设于上述齿轮杆,上述第二固定端的底壁与上述第四固定端的顶壁固接,且上述第二固定端和上述第四固定端分别与上述连接杆枢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防摔落踏板中,上述滑槽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一支架的长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防摔落踏板中,上述连接杆与上述支架枢接处设有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科维盛文化与科学传播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科维盛文化与科学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43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BS调节阀
- 下一篇:轨道交通站台自动衔接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