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轴减震器以及汽车发动机曲轴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30766.9 | 申请日: | 2017-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4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矩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7/104 | 分类号: | F16F7/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减震器 第一表面 减震层 凸起部 质量部 壳体 汽车发动机曲轴 第二表面 曲轴本体 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 汽车发动机 曲轴 壳体连接 螺栓固定 使用寿命 摩擦 升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曲轴减震器以及汽车发动机曲轴。该减震器,包括:壳体、惯性质量部以及减震层。减震层设置于壳体与惯性质量部之间;减震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壳体连接,第二表面与惯性质量部连接,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部,第一表面通过凸起部连接于壳体。通过在第一表面设置多个凸起部,降低了摩擦产生的热量,进而使得整个减震层的接触面的温度不会升高的过高,因此有利于延长整个曲轴减震器的使用寿命。该曲轴,包括曲轴本体以及上述的曲轴减震器,曲轴减震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曲轴本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曲轴减震器以及汽车发动机曲轴。
背景技术
曲轴是一种扭转弹性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振频率。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经连杆传给曲柄销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周期性地变化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的激力作用在曲轴上,引起曲拐回转的瞬时角速度也呈周期性变化。由于固装在曲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大,其瞬时角速度基本上可看作是均匀的。这样,曲拐便会忽而比飞轮转得快,忽而又比飞轮转得慢,形成相对于飞轮的扭转摆动,也就是曲轴的扭转振动,当激振力频率与曲轴自振频率成整数倍时,曲轴扭转振动便因共振而加剧。这将使发动机功率受到损失,正时齿轮或链条磨损增加,严重时甚至将曲轴扭断。
曲轴作为内燃机中主要的运动部件之一,它的强度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内燃机的可靠性。因此,扭转振动是内燃机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为了消减曲轴的扭转振动,现在汽车发动机多在扭转振幅最大的曲轴前端装置减震器。
现有的橡胶减振器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质量小、工作可靠,所以在汽车发动机上应用广泛。但是橡胶由于内摩擦生热升温而容易老化。从而降低了曲轴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轴减震器,以解决减震层由于内摩擦生热升温而导致老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以解决减震层由于内摩擦生热升温而导致老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曲轴减震器,包括:
壳体,壳体被配置成用于连接曲轴;
惯性质量部;惯性质量部连接于壳体;以及
减震层;减震层由橡胶制成;减震层设置于壳体与惯性质量部之间;减震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壳体连接,第二表面与惯性质量部连接,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部,第一表面通过凸起部连接于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每相邻的两个凸起部之间形成凹陷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凹陷部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凸起部与第一表面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凸起部的形状为半球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凸起部呈离散状设置于第一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凸起部的形状为长方体或者正方体。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凸起部呈矩阵排布设置于第一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矩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矩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07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震效果明显的弹簧
- 下一篇:后减震器顶端连接衬套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