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撒叶机构及智能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7234.X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1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帮泰;郭曦;梅林森;张勍;汪勇;吴刚;谢忠良;陈伟;杨远萍;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筒 叶组件 智能机器人 连接臂 桑叶 蚕架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农业领域 驱动电机 驱动装置 智能机器 给桑 铺洒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撒叶机构及智能机器人,涉及农业领域。其中撒叶机构,撒叶机构包括第二连接臂、第二驱动电机、存叶筒及簇叶组件,存叶筒通过第二连接臂与机架连接,簇叶组件设置在存叶筒远离第二连接臂的一端,存叶筒用于存放桑叶;驱动装置与簇叶组件连接用于驱动簇叶组件运动,以将存叶筒中的桑叶铺洒至蚕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撒叶机构及智能机器人能够给蚕架上的蚕给桑,提高了智能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撒叶机构及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蚕房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养蚕的房子,养蚕的工作量主要集中在大蚕期(4~5龄期),大蚕期的工作量约占养蚕工作量的82%。其主要集中在采叶、喂叶、除沙、捡熟蚕上簇等工序上。传统养蚕是蚕的全龄期都在蚕箔饲养,大蚕期喂叶、除沙等工作既花时间又花力气,严重影响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和蚕农养蚕积极性。
目前市面上的蚕房洒药及给桑都是使用人力,导致了洒药及给桑的工作效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撒叶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撒叶结构能够给蚕架上的蚕给桑,提高了撒叶机构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机器人能够给蚕架上的蚕给桑,提高了智能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撒叶机构,所述撒叶机构包括第二连接臂、第二驱动电机、存叶筒及簇叶组件,所述存叶筒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簇叶组件设置在所述存叶筒远离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
所述存叶筒用于存放桑叶;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簇叶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簇叶组件运动,以将所述存叶筒中的桑叶铺洒至所述蚕架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簇叶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之间形成缝隙,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转轴转动,使所述存叶筒中的桑叶从所述缝隙中排出所述存叶筒铺洒至所述蚕架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簇叶组件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所述存叶筒内,所述桑叶放置与所述导向板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均与所述存叶筒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所述导向道,所述导向道与所述缝隙及所述存叶筒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侧板本体及第一开口板,所述第一开口板与所述第一侧板本体均与所述存叶筒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板与所述第一侧板本体倾斜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第二侧板本体及第二开口板,所述第二开口板与所述第二侧板本体均与所述存叶筒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板与所述第二侧板本体倾斜连接。
一种智能蚕房,包括撒叶机构,所述撒叶机构包括第二连接臂、第二驱动电机、存叶筒及簇叶组件,所述存叶筒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簇叶组件设置在所述存叶筒远离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
所述存叶筒用于存放桑叶;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簇叶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簇叶组件运动,以将所述存叶筒中的桑叶铺洒至所述蚕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未经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7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给桑机
- 下一篇:一种喷洒机构及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