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巡检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7269.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9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意町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B62D5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巡检机器人 输电线 行走机构 巡检 本实用新型 后行走机构 活动连接 近距离 行走轮 障碍物 支撑臂 升力 检测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9)和巡检机器人,所述无人机(9)和巡检机器人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无人机(9),为巡检机器人提供向上的升力;所述巡检机器人,用于进行输电线的巡检;所述巡检机器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通过前行走机构(5)、中行走机构(6)和后行走机构(7)的支撑而设置在输电线上;每个行走机构均包括支撑臂(4)和行走轮(2)。本实用新型的巡检机器人能够快速的通过障碍物;同时无人机能够使巡检机器人自动上下输电线,并且能对输电线进行近距离的检测,不易受环境的影响,实现精准巡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巡检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巡检机器人。
背景技术
高压输电线路故障而引发停电,给人民生活、工业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需要及时发现输电线路的隐患和缺陷,并进行修复,防患于未然,必须对输电线进行定期的巡检。 输电线路的缺陷主要有断股、松股、生锈、缺损、缺失、移位、雷击、污秽、磨损、腐蚀等,尤其是输电线路上金具的氧化腐蚀、接头松动以及绝缘子老化、开裂和击穿等缺陷及故障严重威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高压输电线路巡检是为了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沿线情况,为线路维修提供资料。目前,高压输电线路巡检有人工巡检和直升机巡检两种方式。人工巡检即由巡线工人采用目测方法沿线路逐塔巡检,地面巡视与登塔检查相结合。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费用高且危险性较大。直升机巡检又称航测法,指直升机携带红外热像仪及可见光摄像机等设备进行巡检。其优点是巡线效率高,对于高海拔、高寒地区及人迹罕至的路段可进行巡检,缺点是巡线费用昂贵,巡检质量受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巡检机器人是一种近距离巡检线路和修复缺陷的工具。 巡检机器人以高压输电线路的地线为作业路径,通过利用各种传感器及其检测获得外部环境信息,实现自我定位,判定自身状态,根据目标进行轨迹规划运动,完成巡检任务。机器人在执行巡检任务时,由工作人员在地面工作站通过无线通信来进行监控。
现有的巡检机器人存在以下的缺陷:1、在越障中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无法快速通过,巡检效率低;2、巡检机器人无法自动上下输电线;3、直升机巡检成本高,同时检测装置与输电线的距离远,易受环境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巡检机器人,能够快速的通过障碍物,不受障碍物体积的限制;能够自动上下输电线,并且能对输电线进行近距离的检测,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提高输电线巡检的效率;巡检装置能够对任意局部的输电线进行分段巡检,实现精准巡检。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巡检机器人,包括无人机和巡检机器人,所述无人机和巡检机器人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无人机,为巡检机器人提供向上的升力;所述巡检机器人,用于进行输电线的巡检。
进一步,所述巡检机器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通过前行走机构、中行走机构和后行走机构的支撑而设置在输电线上;每个行走机构均包括支撑臂和行走轮,所述支撑臂上端与机体活动连接,下端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设置在输电线上带动机体沿输电线移动;所述支撑臂下端能够沿输电线延伸方向前或向后摆动,使行走轮抬起而脱离输电线。
进一步,所述支撑臂上端均通过摆动轴转动连接在机体上,摆动轴与摆动电机相连,摆动电机带动支撑臂向前或向后摆动;所述行走轮均通过驱动轴设置在支撑臂下端,驱动轴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驱动电机带动行走轮转动。
进一步,所述前行走机构、中行走机构和后行走机构位于同一直线上,沿输电线延伸方向等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机体前后开口包裹在输电线上,使输电线从前至后贯穿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意町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意町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72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