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激光定位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6336.1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8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马辉;王良凯;彭一平;赵志博;李耀轩;安国强;钟明明;刘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64F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巡检 无人机 激光 定位 充电 系统 | ||
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激光定位充电系统,它包括充电平台、激光定位模块和无人机端,充电平台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激光定位模块包括安装在输电杆塔充电平台上的激光发射装置和安装在无人机上的激光感应装置;无人机端包括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电池组和GPS定位模块;电池组包括电量检测模块、电量显示模块以及报警模块。本实用新型设计通过在输电杆塔上设置无线充电平台以及激光测距定位装置,实现无人机充电降落的精准定位,并合理的利用了太阳能,提高了巡检无人机的充电效率,降低了输电线路的巡检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定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激光定位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东部沿海地区对电力的需求,我国近年来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以特高压输电线路为主骨架的全国互联大电网,同时也对其安全运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输电线路的安防主要依靠人工巡逻的方式,非常耗时耗力,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条件艰苦,特别是对山区和跨越大江大河的线路巡检,人力成本高,风险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无人机巡线由于其高速、智能、可远程操控等特点,使其在输电线路巡线中脱颖而出,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无人机载重能力有限,电池续航能力差,不能够长时间飞行作业。
无线供电技术不需要充电线便可从供电系统中取能,而且非接触式快速充电能够应用于多种场合,可以在输电杆塔上设置无线充电平台,使无人机随时随地充电成为可能。但是快速充电的前提是无线供电的发射和接收装置尽可能距离短而且精准度高,由于无人机降落时的不确定性,使得无线充电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定位技术的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充电系统,其可对无人机进行快速、高效的无线供电,并合理的利用了太阳能,提高了巡检无人机的效率,降低了输电线路的巡检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激光定位充电系统,它包括充电平台、激光定位模块和无人机端,充电平台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的充电端连接,蓄电池的供电端与无线充电发射装置;
激光定位模块包括激光发射装置和激光感应装置;
无人机端包括电池组、以及与电池组充电端连接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上述激光感应装置设置在无人机上。
上述电池组包括电量检测模块、电量显示模块以及报警模块。
上述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和激光发射装置设置在输电杆塔的基座上。
上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与蓄电池之间设有驱动模块、逆变模块。
上述无人机端包括GPS定位模块。
上述无人机端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数据口分别与GPS定位模块、电量检测模块、电量显示模块、报警模块、以及激光感应装置连接。
上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依次与整流模块、滤波模块、稳压模块、电池组连接。
在充电平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的中心点与无人机端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中心点连线垂直于充电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输电杆塔上设置无线充电平台以及激光测距定位装置,通过电量检测模块实时监测无人机电池电量,控制器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利用GPS定位模块控制无人机寻找最近充电平台,并通过激光测距定位装置实现无人机的精准停靠,此时无线充电装置向无人机锂电池供电。本设计可以对无人机进行快速、高效的无线充电,提高了无人机巡检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6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净化烟气且实用性强的消防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马蜂窝摘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