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桥型MERS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81766.4 | 申请日: | 2017-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3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康龙云;吴璟玥;冯元彬;王则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2J50/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宏升 |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谐振电路 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电路 整流滤波电路 电容电路 依次相连 半桥 电路 车载动力电池 高频逆变电路 本实用新型 传输效率 发射线圈 接收线圈 无线充电 无线传输 磁共振 电容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桥型MERS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包含车载侧部分和基建侧部分,其中,基建侧部分包含依次相连的第一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电路和第一串联谐振电路,第一串联谐振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发射线圈L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桥型MERS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世界汽车的产业的高速发展,燃料汽车的尾气排放导致气候变化异常,环境恶化,全球变暖等问题的出现,电动汽车的研发进入了迅速发展期,随着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汽车充电的问题,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主要是有线充电方式,然而常规的有线充电方式存在很多不足:充电设备引线过长;占地面积和占用空间大;人工操作繁琐,操作过程中会带来设备的过度磨损以及不安全性问题。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还能够实现运动式充电,即充电时不一定要停止行驶,从而无线充电的技术发展得到了广泛关注。
所谓无线充电,是指不通过传统的电气连接,而是通过磁场耦合的方式,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目前常见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案主要包括磁感应式无线充电和磁共振式无线充电。其中,磁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线圈间互感较大,近距离传输效率高,但整个系统对线圈的相对水平位移非常敏感,不适合用于远距离的无线充电。相比于磁感应式无线充电,磁共振式无线传输的电路拓扑具有调谐网络,能够实现互感补偿和频率调谐,可以实现中等距离电能传输。因此,近几年磁共振式无线充电成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桥型MERS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使车载蓄电池或车载电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半桥型MERS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包括基建侧部分和车载侧部分,基建侧包含第一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电路和第一串联谐振电路;车载侧包含第二串联谐振电路、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和DC-DC变换器;
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电网,用于将电网电压整流成直流电压;
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逆变为高频电压方波;
所述第一串联谐振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串联谐振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串联谐振电路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第二串联谐振电路输出的交流电压整流成直流电压;
所述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的直流输出电压变换成车载动力电池充电所需的额定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17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无线充电汽车的轨道
- 下一篇:一体式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电池冷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