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正负极快速集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1851.6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1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中;程胜兵;朱琛琦;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坛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金坛长荡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尹安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负极 快速 集成 结构 | ||
1.一种动力电池正负极快速集成结构,包括正极汇流排(1)、负极汇流排(4)、设置在正极汇流排(1)与负极汇流排(4)之间的电芯(2)和放置电芯(2)的支撑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汇流排(1)和负极汇流排(4)上均设有与所述电芯(2)接触连接的连接部(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正负极快速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包括第一套筒(51)和第二套筒(52),所述第一套筒(51)固定连接在所述正极汇流排(1)上,所述第二套筒(52)固定连接在所述负极汇流排(4)上,所述电芯(2)的正极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51)内且所述电芯(2)的正极与所述正极汇流排(1)接触连接,所述电芯(2)的负极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52)内且所述电芯(2)的负极与所述负极汇流排(4)接触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正负极快速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包括第一载流弹簧(53)和第二载流弹簧(54),所述第一载流弹簧(53)的一端与所述正极汇流排(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载流弹簧(5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芯(2)的正极接触连接,所述第二载流弹簧(54)的一端与所述负极汇流排(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载流弹簧(5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芯(2)的负极接触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正负极快速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还包括第一载流弹簧(53)和第二载流弹簧(54),所述第一载流弹簧(53)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51)内,所述第一载流弹簧(53)的一端与所述正极汇流排(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载流弹簧(5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芯(2)的正极接触连接,所述第二载流弹簧(54)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52)内,所述第二载流弹簧(54)的一端与所述负极汇流排(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载流弹簧(5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芯(2)的负极接触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正负极快速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包括第一载流弹片(55)和第二载流弹片(56),所述第一载流弹片(55)的一面与所述正极汇流排(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载流弹片(55)的另一面与所述电芯(2)的正极接触连接,所述第二载流弹片(56)的一面与所述负极汇流排(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载流弹片(56)的另一面与所述电芯(2)的负极接触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正负极快速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还包括第一载流弹片(55)和第二载流弹片(56),所述第一载流弹片(55)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51)内,所述第一载流弹片(55)的一面与所述正极汇流排(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载流弹片(55)的另一面与所述电芯(2)的正极接触连接,所述第二载流弹片(56)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52)内,所述第二载流弹片(56)的一面与所述负极汇流排(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载流弹片(56)的另一面与所述电芯(2)的负极接触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正负极快速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包括壳体Ⅰ(31)和壳体Ⅱ(32),所述壳体Ⅰ(31)和壳体Ⅱ(32)上设有放置所述电芯(2)的通孔(34),所述壳体Ⅰ(31)和壳体Ⅱ(32)通过卡扣(33)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正负极快速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51)和第二套筒(52)的直径大于所述电芯(2)的外径,所述第一套筒(51)和第二套筒(52)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34)的直径。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正负极快速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51)和第二套筒(52)分别与所述通孔(34)配合且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套筒(51)和第二套筒(52)分别与所述电芯(2)配合且为间隙配合,所述通孔(34)与所述电芯(2)之间为间隙配合。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正负极快速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汇流排(1)通过定位销(6)和塑料膨胀螺丝(7)固定在所述壳体Ⅰ(31)上,所述负极汇流排(4)通过定位销(6)和塑料膨胀螺丝(7)固定在所述壳体Ⅱ(3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坛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金坛长荡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坛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金坛长荡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18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节式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