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力养生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1016.2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8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申爱琴;吕政桦;陈志晖;杨景玉;覃潇;林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养生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 成型 压力仓 室内 本实用新型 承托底座 传感装置 控制系统 平行设置 施力压头 室内环境 施力柱 压力泵 压路机 养生室 有压力 时控 受力 压实 压头 相符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力养生箱,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及箱体;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及第三钢板依次平行设置于箱体内,且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之间形成压力仓,第二钢板与第三钢板之间形成养生室,其中,压力仓内设置有压力‑位移‑时控传感装置、压力泵、施力柱及展环,养生室内设置有承托底座、施力压头、受力压头以及用于调节养生室内环境的控制系统,该养生箱能够实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成型,并且成型的效率较高,并且室内成型方法与实际压路机施工中的压实方式相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力养生箱。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作为一种道路维修方式,通过铣刨并回收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简称RAP)并加入新骨料以便满足级配设计要求,常温下利用水泥-乳化沥青胶浆中水泥水化,沥青破乳产生粘结力与集料胶结增强粘结力,通过施工工艺及合理养生,形成新的沥青混合料柔性结构层,减少反射裂缝的产生,能达到密级配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具有节约资源、节能减排、节省造价等优势;是一种低碳环保经济型路面维修方式。
我国冷再生技术起步较晚,技术应用尚未成熟,技术体系有待完备。目前国内普遍采用马歇尔击实成型方法制备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试件,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702-2011规定,冷再生混合料采用二次击实成型方法制备,即先双面击实各50次后,放入105℃烘箱中养生24h,再将养生试件取出后再立即两面锤击各50次。但此种方法会产生一定弊端,首先,考虑冷再生混合料加入水泥后,二次击实会把已经形成一定强度的水泥石击碎,破坏水泥与石料间的粘结,降低水泥对混合料强度的改善作用。其次,由于RAP料集料易破碎,采用两次重型击实方法也会造成集料破碎,颗粒级配改变,混合料强度减小,路用性能降低。
此外,马歇尔击实成型方法采用控制击实次数模式进行,即采用固定的击实次数成型试件后,根据空隙率指标来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但这样会存在由于实际击实次数不足或过多导致空隙率变化的可能,影响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客观合理性。其本身由于须进行二次击实,操作繁琐,制备效率低。同时,马歇尔击实成型方法中采用的冲击荷载与实际压路机施工中的压实方式不相拟合,无法很好的指导工程实践。
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得到普遍认可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成型装置,《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也只是对再生技术提出了比较宽泛的指导方向。在各省出台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规范中,关于成型装置也不尽相同。仍有较多省份对此技术尚未形成地方标准,亟需一种统一的广泛适用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成型设备来指导工程实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力养生箱,该养生箱能够实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成型,并且成型的效率较高,并且成型过程中采用的冲击荷载与实际压路机施工中的压实方式相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力养生箱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及箱体;
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及第三钢板依次平行设置于箱体内,且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之间形成压力仓,第二钢板与第三钢板之间形成养生室,其中,压力仓内设置有压力-位移-时控传感装置、压力泵、施力柱及展环,养生室内设置有承托底座、施力压头、受力压头以及用于调节养生室内环境的控制系统,其中,压力泵固定于第一钢板上,施力柱的一端与压力泵的输出端相连接,施力柱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钢板与施力压头相连接,受力压头固定于第三钢板上,承托底座设置于养生室的底部上,沥青混合料试块位于承托底座上,且沥青混合料试块位于施力压头与受力压头之间,展环套接于施力柱的外壁上,且展环的侧面设置有激光发射装置,第二钢板的侧面设置有与激光发射装置相配合的激光接收器,压力-位移-时控传感装置固定于施力柱上,激光发射装置及激光接收器与压力-位移-时控传感装置相连接,压力泵的控制端与压力-位移-时控传感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1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液压电动脱模器
- 下一篇:一种单裂隙岩土试件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