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力养生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1016.2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8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申爱琴;吕政桦;陈志晖;杨景玉;覃潇;林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养生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 成型 压力仓 室内 本实用新型 承托底座 传感装置 控制系统 平行设置 施力压头 室内环境 施力柱 压力泵 压路机 养生室 有压力 时控 受力 压实 压头 相符 施工 | ||
1.一种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力养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板(71)、第二钢板(72)、第三钢板(73)及箱体(1);
第一钢板(71)、第二钢板(72)及第三钢板(73)依次平行设置于箱体(1)内,且第一钢板(71)与第二钢板(72)之间形成压力仓(3),第二钢板(72)与第三钢板(73)之间形成养生室(2),其中,压力仓(3)内设置有压力-位移-时控传感装置(14)、压力泵(9)、施力柱(10)及展环(12),养生室(2)内设置有承托底座(20)、施力压头(171)、受力压头(172)以及用于调节养生室(2)内环境的控制系统,其中,压力泵(9)固定于第一钢板(71)上,施力柱(10)的一端与压力泵(9)的输出端相连接,施力柱(10)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钢板(72)与施力压头(171)相连接,受力压头(172)固定于第三钢板(73)上,承托底座(20)设置于养生室(2)的底部上,沥青混合料试块位于承托底座(20)上,且沥青混合料试块位于施力压头(171)与受力压头(172)之间,展环(12)套接于施力柱(10)的外壁上,且展环(12)的侧面设置有激光发射装置(131),第二钢板(72)的侧面设置有与激光发射装置(131)相配合的激光接收器(132),压力-位移-时控传感装置(14)固定于施力柱(10)上,激光发射装置(131)及激光接收器(132)与压力-位移-时控传感装置(14)相连接,压力泵(9)的控制端与压力-位移-时控传感装置(14)的输出端相连接;
箱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中控面板(5),其中,控制系统的控制端及压力-位移-时控传感装置(14)的输出端与中控面板(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力养生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力杆(8),其中,传力杆(8)穿过第一钢板(71)、第二钢板(72)及第三钢板(73),且传力杆(8)与第一钢板(71)、第二钢板(72)及第三钢板(73)之间均通过固定铆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力养生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16),其中,复位弹簧(16)的一端与压力泵(9)相连接,复位弹簧(16)的另一端与施力柱(10)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力养生箱,其特征在于,压力泵(9)的输出轴与施力柱(10)之间通过力柱套筒(11)相连接,其中,压力泵(9)的输出轴套接于力柱套筒(11)的一端内,施力柱(10)的端部套接于力柱套筒(11)的另一端内,且压力泵(9)的输出轴与施力柱(10)的端部相接触,展环(12)的侧面与力柱套筒(11)的端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力养生箱,其特征在于,第二钢板(72)的侧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力柱套环(15),施力柱(10)穿过所述力柱套环(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力养生箱,其特征在于,第三钢板(73)的侧面设置有受力圆板(19),受力压头(172)固定于所述受力圆板(19)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力养生箱,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侧面设置有门口,其中,门口处设置有箱门(6),箱门(6)上设置有门把手(29),箱门(6)与箱体(1)的侧面之间通过合页(30)相连接,箱门(6)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橡胶封圈(2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力养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温控及鼓风箱(4),其中,温控及鼓风箱(4)包括鼓风机(25)、电热丝(27)及通风管(24),养生室(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进风口(23),鼓风机(25)通过通风管(24)与各进风口(23)相连通,电热丝(27)设置于养生室(2)侧面的内壁上,进风口(23)位于电热丝(27)的下方,养生室(2)的顶部设置有散风口(26),电热丝(27)的控制端及鼓风机(25)的控制端与中控面板(5)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10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液压电动脱模器
- 下一篇:一种单裂隙岩土试件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