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间动态固定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40094.2 | 申请日: | 2017-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1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照文 |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6 | 代理人: | 乔士铖 |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器 固定板 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 弹性活动 脊柱手术 脊柱椎体 脊柱纵轴 人体脊柱 身体恢复 生理活动 圆形连接 轴向压缩 综合运动 防脱齿 冠状位 内固定 矢状位 上端 侧弯 骨质 回弹 脊柱 节段 术后 下端 植入 磨损 切除 开放 | ||
1.一种椎间动态固定器,为一体成型结构;它由弹性体(1)和固定板(5)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1)由一个或多个U形、弧形或部分开放的圆形连接而成;弹性体(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板(5),各固定板(5)的外表面分别布有多个防脱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间动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1)由连接板(10)和部分开放的圆形组合而成,连接板(10)的两端分别通过部分开放的圆形与固定板(5)连接;所述的弹性体(1)由连接板(10)和部分开放的圆形组合而成,连接板(10)的一端通过凹陷的弧形(11)与上方的固定板(5)连接;连接板(10)的另一端通过部分开放的圆形与下方的固定板(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椎间动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10)上交错状设置有形变口(12);形变口(12)呈“U”形、顶部为圆形的“U”形和顶部为圆弧形的“U”形;所述的连接板(10)的两端端头设置有凹弧口(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椎间动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10)的中部通过对称状设置的U形相互连接;所述的连接板(10)的中部设置有贯通孔(14),贯通孔(14)两侧分别通过U形或部分开放的圆形与连接板(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间动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防脱齿(3)布在固定板上,防脱齿(3)呈三角形或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间动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固定板(5)的同一侧分别固接有一个或多个延伸固定板(2),延伸固定板(2)上设置有圆形螺孔(4);圆形螺孔(4)的轴线与固定板(5)的表面平行或成倾斜角度;固定板(5)的外表面进行了孔隙化处理或喷涂有钛涂层或诱导骨长入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椎间动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1)由前后方向的水平U形(6)和开口向外的U形(7)组合而成,水平U形(6)上表面对称状设置有开口向外的U形(7),开口向外的U形(7)的开口方向与前后方向的水平U形的开口方向呈十字交叉状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椎间动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1)由一对或多对两个开口方向相反或相向的U形连接而成;U形的两端端头设置有内凹的弧形、U形、或部分开放的圆形;所述的弹性体(1)由一对或多对弹簧(8)组成或呈螺旋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椎间动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1)由一个或多个开口方向相反或相向的部分开放的圆形连接而成;所述的弹性体(1)由连接板(10)和U形组成,连接板(10)的两端分别通过U形与固定板(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椎间动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5)的外表面呈弧形面或呈平面,固定板(5)的外缘呈圆形或非圆形;所述的防脱齿(3)为直线形或间断的直线形,防脱齿(3)的上表面呈倾斜状设置,各防脱齿(3)的上表面倾斜方向一致或不同;所述的防脱齿(3)的截面呈倾斜的三角形,各防脱齿的截面倾斜方向一致或不同,各防脱齿的高度、大小、形状为相同或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照文,未经李照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00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脏瓣膜假体及其输送器
 - 下一篇:一种植入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