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传热外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26269.4 | 申请日: | 2017-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6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周高华;肖俊;李海波;胡泽林;文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63;H01M10/6554;H01M10/625 |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模组 换热 基板 新能源汽车 传热外壳 离心风扇 外壳本体 吸热模组 连接头 换热单元 散热流道 安装槽 模组 铜板 连通 制冷剂 本实用新型 散热片固定 电动汽车 出风口 电池包 冷却液 散热片 锂电池 放入 背面 泄漏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用锂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传热外壳,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传热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吸热模组和换热模组,所述吸热模组位于电池模组与外壳本体之间,安装在电池模组的外侧;所述吸热模组包括基板、离心风扇、散热片和相变管,所述离心风扇设置在基板上,散热片固定在基板上并且位于离心风扇的出风口处,基板的背面设有安装槽,相变管装在安装槽内;所述换热模组包括安装在外壳本体外侧的多个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换热铜板和连接头;所述相变管与连接头连通,所述换热铜板内设有散热流道,连接头与散热流道连通。无需将制冷剂或冷却液放入电池包,消除了因其泄漏损坏电池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属于电动汽车用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传热外壳。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或油电混动汽车的重要动力来源,电池的容量和使用寿命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为保证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使用寿命,锂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在20-40℃之间;因此电池的冷却尤为重要。
目前电池的冷却方式有三种,冷空气冷却、制冷剂直冷、二次回路冷却液冷却。冷空气冷却具有冷却效果差,电池温度分布不均匀等缺点,于是后两种制冷剂直冷与二次回路冷却液冷却已经成为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开发采用的主流冷却方式,其原理是空调系统蒸发器冷却后的制冷剂或冷却液流经电池组,带走电池充放电时产生的热量,从而将电池冷却到合适温度。
当前制冷剂或冷却液冷却电池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采用冷板方式,即在电池组底部布置具有内通道的冷却板,液体流经冷却板带走热量;另一种采用带导热片的冷板方式,即通过在电池单元之间的布置导热片的方式,使电池单元的热量通过热传导方式快速传递到电池单元底部,再由冷板通道内冷却流体带走。但是无论上述两种制冷剂冷却方式中的哪一种均为将制冷剂或冷却液放入电池包,有泄漏并损坏电池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包内无冷媒或者冷却液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传热外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传热外壳,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外壳本体、吸热模组和换热模组,所述吸热模组位于电池模组与外壳本体之间,安装在电池模组的外侧;
所述吸热模组包括多个吸热单元,所述吸热单元包括基板、离心风扇、散热片和至少一根相变管,所述离心风扇设置在基板上,散热片固定在基板上并且位于离心风扇的出风口处,基板的背面设有安装槽,相变管装在安装槽内;
所述换热模组包括安装在外壳本体外侧的多个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换热铜板和连接头;所述相变管与连接头连通,所述换热铜板内设有散热流道,连接头与散热流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流道呈“S”分布在换热铜板的上下面之间由换热铜板的侧面伸出与接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传热外壳还包括安装在外壳本体上的导风罩,所述导风罩由设置在电池间的导风墙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安装缺口,每个安装缺口上固定一个换热铜板。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基板设置的鳍片。
进一步地,所述相变管为两根,两根相变管相互平行且均匀的对置在基板的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铜板与安装缺口之间设有垫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62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