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后吊架冲孔及倒毛刺一体成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07146.6 | 申请日: | 2017-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8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双;刘汉红;夏冬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沃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5/00;B21D53/8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 地址: | 239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吊架 冲孔 毛刺 一体 成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加工器具,属于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后吊架冲孔及倒毛刺一体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去毛刺的手段主要有手工去毛刺、电化学去毛刺、激光去毛刺和超声波去毛刺,传统的手工去毛刺方法,就显得费时、费力,不能满足快速生产汽车后吊架的需求;电化学去毛刺对工件的腐蚀程度较大,并且对环境造成污染;激光去毛刺是沿工件边缘对毛刺进行扫描,利用激光的热作用使工件周边的毛刺溶解、气化,从而去除毛刺,但是,由于实际的工件与标准件存在一定误差,激光不可避免地会扫描到工件本身,使工件受到激光的热作用而影响其表面质量;超声波去毛刺法由于其冲击力不均匀,会导致去毛刺不彻底。
因此,设计一种全新的、配套的模具,以倒角方式去除发动机后吊架生产出来时产生的毛刺,这样就可以一次性去除零件毛刺,省时、省力、无污染,便于操作,还不影响工件性能的设备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后吊架冲孔及倒毛刺一体成型设备,包括上模板、上模垫板、冲头固定板、上模、卸料板、下模、下模垫板、下模板、导柱、内导柱、冲头和基座;所述下模板固定安装基座上;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均开设有安装槽,通过安装槽内的导柱连接;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模垫板、冲头固定板、上模、卸料板、下模、下模垫板;所述内导柱一端连接上模垫板另一端连接下模;所述冲头固定在冲头固定板中;所述冲头的端部构造为具有接触毛刺边缘的截头锥形的挤压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内导柱和冲头的数量为两个或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后吊架冲孔及倒毛刺一体成型设备,以倒角方式去除发动机后吊架生产出来时产生的毛刺,这样就可以一次性去除零件毛刺,省时、省力、无污染,便于操作,还不影响工件性能,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冲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后吊架冲孔及倒毛刺一体成型设备,包括上模板1、上模垫板2、冲头固定板3、上模4、卸料板5、下模6、下模垫板7、下模板8、导柱9、内导柱10、冲头11和基座12;所述下模板8固定安装基座12上;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板8均开设有安装槽,通过安装槽内的导柱9连接;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板8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模垫板2、冲头固定板3、上模4、卸料板5、下模6、下模垫板7;所述内导柱10一端连接上模垫板2另一端连接下模6;所述冲头11固定在冲头固定板3中;所述冲头11的端部构造为具有接触毛刺边缘的截头锥形的挤压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内导柱10和冲头11的数量为两个或以上。
冲头其独特倾斜面结构,使得发动机后吊架在成型的一瞬间,将毛刺去掉。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沃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滁州沃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71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箱用护盖专用模具
- 下一篇:一种限定高度拍平的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