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悬架纵臂安装支架、安装结构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9195.1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6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姜庆宇;王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徐秋荻;陈庆超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悬架 纵臂 安装支架 罩体 本实用新型 安装结构 内螺纹管 右半体 左半体 搭接 形式形成 安装端 受限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悬架纵臂安装支架、安装结构和车辆,该后悬架纵臂安装支架包括用于罩设在后悬架纵臂的安装端上方的罩体以及用于安装后悬架纵臂的两个内螺纹管,所述罩体包括相互搭接的左半体和右半体,所述两个内螺纹管分别连接在所述左半体和所述右半体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悬架纵臂安装支架采用搭接的形式形成,以使安装支架的罩体的深度不受限制,进而使安装支架适应于各种尺寸的后悬架纵臂及其运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悬架纵臂安装支架、安装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后悬架纵臂安装支架4采用一体冲压成型,现有的冲压技术要求安装支架4的冲压深度不能大于50mm,因而仅适用于后悬架纵臂的轴套直径小于70mm的纵臂,否则无法成型,极大限制了后悬架纵臂的尺寸及必要的运动避让空间,不利于平台车型的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后悬架纵臂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采用搭接的形式形成,以使安装支架的罩体的深度不受限制,进而使安装支架适应于各种尺寸的后悬架纵臂及其运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后悬架纵臂安装支架,包括用于罩设在后悬架纵臂的安装端上方的罩体以及用于安装后悬架纵臂的两个内螺纹管,所述罩体包括相互搭接的左半体和右半体,所述两个内螺纹管分别连接在所述左半体和所述右半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左半体和所述右半体通过点焊搭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半体为一体冲压件,所述右半体为一体冲压件。
进一步的,所述左半体包括大致矩形的左半体顶壁和从所述左半体顶壁的三个边缘向下延伸的左半体前侧壁、左半体后侧壁和左半体左侧壁,所述左半体前侧壁的下边缘形成有左半体前侧壁翻边,所述左半体后侧壁的下边缘形成有左半体后侧壁翻边,所述左半体左侧壁的下边缘形成有左半体左侧壁翻边,所述内螺纹管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左半体左侧壁翻边上,所述右半体包括大致矩形的右半体顶壁和从所述右半体顶壁的三个边缘向下延伸的右半体前侧壁、右半体后侧壁和右半体右侧壁,所述右半体前侧壁的下边缘形成有右半体前侧壁翻边,所述右半体后侧壁的下边缘形成有右半体后侧壁翻边,所述右半体右侧壁的下边缘形成有右半体右侧壁翻边,所述内螺纹管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右半体右侧壁翻边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悬架纵臂安装支架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悬架纵臂安装支架的罩体由左半体和右半体组成,并且两者之间采用搭接,从而左半体和右半体可以为任意合适的尺寸和形状,则两者搭接形成的罩体也可以为任意合适的尺寸和形状而不受成型方法的限制,即罩体的深度可以大于50mm,进而使安装支架适应于各种尺寸的后悬架纵臂及其运动,使得后悬架纵臂的运动空间更大,并且可以根据后悬架纵臂的尺寸调整罩体的尺寸,提高设计柔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悬架纵臂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的安装支架采用搭接的形式形成,以使安装支架的罩体的深度不受限制,进而使安装支架适应于各种尺寸的后悬架纵臂及其运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后悬架纵臂安装结构,包括上面所述的后悬架纵臂安装支架,还包括车架纵梁和后悬架纵臂,所述车架纵梁上开设有避让所述后悬架纵臂的安装端的通孔,所述安装支架的罩体连接在所述车架纵梁上且罩设在所述安装端的上方,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安装端的安装板、所述车架纵梁和所述罩体以连接到所述安装支架的内螺纹管。
进一步的,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定位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车架纵梁和所述定位板之间,位于右侧的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定位板、所述安装板、所述车架纵梁和所述罩体以连接到位于右侧的所述内螺纹管。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安装板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9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右摆臂大轴套下板
- 下一篇:一种AGV用减震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