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轨道车辆的车辆门系统以及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9504.9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1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IFE-威奥轨道车辆门系统(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9/02 | 分类号: | B61D19/02;E06B3/46;E05B8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李娟 |
地址: | 266108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轨道 车辆 系统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车辆门系统以及包括该车辆门系统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运营速度的大幅提升,对于车辆配套设施的安全使用以及结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设计标准。
城际列车的运行速度趋于高速化已成为当今必不可挡的趋势,城际高速列车的主要特点为乘客的流量比较大,并且列车停站的时间较短,这就需要通过增大车辆门系统的净开度来进一步提高乘客的通过效率。净开度大的车辆门系统多为双扇门系统,已知的双扇门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高速列车行驶时在车辆会车或通过隧道时的强度要求,也往往因气密性不够好而造成乘客生理上的不适感。
此外,轨道车辆的车辆门系统通常包括驱动门扇开关的丝杠。目前,轨道车辆的车辆门系统的锁闭通常采用锁丝杠的方式来实现。这种锁闭方式在轨道车辆的运行速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是可行的。然而,城际列车的高速运行(120km/h至160km/h)会导致列车承受的动态载荷增加,尤其是在列车会车或者通过隧道的情况下,列车承受的动态载荷会增加得尤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较大的动态载荷会通过列车车门传递给用于锁闭车门的丝杠螺母副,进而导致丝杠螺母副承受的载荷也较大,这可能导致丝杠螺母副失效,从而导致轨道车辆运行的可靠性较差。
综上,如何提高轨道车辆的车辆门系统的结构强度及对外部载荷的承受能力以及车辆门系统的密封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轨道车辆运行的可靠性和舒适性,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车辆门系统以及包括该车辆门系统的轨道车辆,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车辆门系统,所述车辆门系统包括两个门扇,所述车辆门系统还包括多个增强结构以提高车辆门系统对载荷的承受能力,所述多个增强结构包括第一增强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增强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门扇上或者每个门扇的门携架结构上的抵接件以及设置于车体上的楔形构件,所述楔形构件具有楔形抵接面,所述抵接件可在门扇打开和闭合的过程中,沿所述楔形抵接面来回移动并在门扇关闭时与所述楔形构件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门扇在从打开至闭合的过程中,每个门扇上或每个门扇的门携架结构上的抵接件会沿楔形构件的楔形抵接面朝向车厢内部移动,最终到达闭合位置并在此位置与楔形构件抵接。门扇处于最终的闭合位置时,门扇受到的载荷(包括外部载荷以及密封胶条对门扇施加的作用力)可以通过抵接件传递至楔形构件,也就是说,门扇受到的载荷可以通过第一增强结构传递至车体,车体分担了大部分的载荷,从而可以大大降低车辆门系统所承载的载荷,进而提高车辆门系统的结构强度。
此外,门扇处于最终的闭合位置时,由于抵接件抵接于楔形构件,抵接件将对楔形构件施加作用力,反过来,楔形构件也会对抵接件施加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通过抵接件传递至位于门扇周边的密封胶条,从而可以将门扇上的密封胶条压紧至门框,有利于提高轨道车辆的密封性能。
上述实施方式在轨道车辆的运行速度较高、轨道车辆会车或者轨道车辆通过隧道的情况下,对车辆门系统的结构强度及对外部载荷的承受能力的提高效果尤为明显。
其中,抵接件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只要其可以实现与楔形构件的楔形抵接面相抵接的功能即可。具体地,在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抵接件可以是销轴的形式。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提到的楔形构件的楔形抵接面指的是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平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楔形抵接面的倾斜角度可以为45°±5°,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门扇的结构以及运行情况确定楔形抵接面的合适的倾斜角度。通常情况下,当楔形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时,门扇受到的作用力较为均匀,十分有利于延长车辆门系统的使用寿命,因此,可以认为45°的倾斜角度为楔形抵接面的一个较佳的倾斜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提到的楔形构件指的是具有楔形抵接面的结构件,本文并不限定其外部轮廓为严格的楔形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门携架结构设置在所述门扇的顶部上方,所述楔形构件设置于车辆门系统驱动机构的中间吊座上,所述中间吊座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抵接件为设置于每个门扇的门携架结构上的第一销轴,所述楔形构件具有两个楔形抵接面,每个所述第一销轴可沿着靠近其的楔形抵接面来回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FE-威奥轨道车辆门系统(青岛)有限公司,未经IFE-威奥轨道车辆门系统(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95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