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2161.3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3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阮立;徐恒;梁灵辉;陈玲珍;陈明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地址: | 31805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量 踏板 摩托车 发动机 吊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国内踏板摩托车发动机主要为上悬挂结构,所采用的发动机吊架为管式结构,管式结构的发动机吊架强度、刚度不足,吸震效果差,发动机吊架的强度直接影响到摩托车的行驶稳定性及摩托车的耐久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刚度和强度更好的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所述吊架包括锻件左吊臂连杆、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相互连接而成,锻件左吊臂连杆和锻件中吊臂连杆之间通过吊架管连接,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之间通过发动机连接管连接,所述发动机连接管两端与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小减震套,所述锻件左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与车架的连接端上均安装有大减震套。
上述发动机连接管两端的小减震套设置在发动机连接管的内腔中,位于两个小减震套之间的发动机连接管内腔中的设置有内轴套,内轴套的两端分别与小减震套连接。
上述锻件左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之间通过的锻件中吊臂连杆连并形成的夹角角度为23°-33°。
上述锻件左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之间通过的锻件中吊臂连杆连并形成的夹角角度为28°。
上述大减震套上设有螺栓安装座。
上述大减震套和小减震套均为橡胶材质制成。
上述锻件左吊臂连杆、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均通过一体式锻造成型。
上述锻件左吊臂连杆、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均为钢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吊架采用的锻造而发的锻件左吊臂连杆、锻件右吊臂连杆、锻件中吊臂连杆连接而成,使发动机吊架的刚度、强度大大提高,车架稳定性和抗振能力得以加强,车体共振问题得以解决。
2、本实用新型的锻件左吊臂连杆、锻件右吊臂连杆上设置的橡胶大减震套以及发动机连接管两端设置的小橡胶减震套,可以对来自发动机的震动源实现二次缓冲减震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的锻件左吊臂连杆和锻件中吊臂之间通过锻件中吊臂连杆连并形成的夹角,使吊架的空间结构增加,易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夹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合车架及发动机安装示意图。
锻件左吊臂连杆1、锻件右吊臂连杆2、锻件中吊臂连杆3、吊架管4、发动机连接管5、大减震套6、小减震套7、内轴套8、车架吊耳9、发动机吊耳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吊架包括锻件左吊臂连杆1、锻件中吊臂连杆3和锻件右吊臂连杆2相互连接而成,锻件左吊臂连杆1、锻件中吊臂连杆 3和锻件右吊臂连杆2均通过一体式锻造成型,锻件左吊臂连杆1和锻件中吊臂连杆3之间通过吊架管4连接,锻件中吊臂连杆3和锻件右吊臂连杆2之间通过发动机连接管5连接,优选的,锻件左吊臂连杆1、锻件中吊臂连杆3和锻件右吊臂均采用钢材制成,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材质的选用使发动机吊架的刚度、强度大大提高,使车架稳定性和抗振能力得以加强。所述发动机连接管5两端与锻件中吊臂连杆3和锻件右吊臂连杆2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小减震套7,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连接管5两端的减震套设置在发动机连接管5的内腔中,位于两个小减震套7之间的发动机连接管5内腔中的设置有内轴套8,内轴套8的两端分别与小减震套7连接;两个小减震套7分别与发动机吊耳10联接;所述锻件左吊臂连杆1和锻件右吊臂连杆2与车架的连接端上均安装有大减震套6,大减震套6上设有螺栓安装座,大减震套6与车架吊耳9之间通过螺栓联接;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大减震套6和小减震套7的作用在于:发动机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源下先通过两个小减震套7进行第一次消震,再通过两个大减震套6进行第二次消震。
上述锻件左吊臂连杆1和锻件右吊臂之间通过的锻件中吊臂连杆3连并形成的夹角角度α为23°-33°,具体为夹角为:锻件左吊臂连杆1的中线与锻件右吊臂连杆2的中线在锻件左吊臂连杆1与锻件右吊臂连杆2设置有大减震套6 的一端为交点形成的夹角,优选的,本实用新型选用设置的夹角角度α为28°。
上述大减震套6和小减震套7均为橡胶材质制成。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新型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21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