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颗粒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8476.6 | 申请日: | 201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1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虎 |
主分类号: | B01J2/20 | 分类号: | B01J2/20;C10L5/44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海宏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4 | 代理人: | 刘国鼎 |
地址: | 414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颗粒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成型装置。所述生物质颗粒成型装置包括顶板;出料气动杆;压实气动杆;上料机构;固定板;料管,所述料管呈环形阵列贯穿于所述固定板的内部,且所述料管分别与所述压实气动杆、所述出料气动杆以及所述上料机构相对设置;所述料管两端均为开口结构;转动电机;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料管的底端;集料筒;下料口;压实工位;上料工位;所述下料口、所述压实工位以及所述上料工位呈环形阵列分布;出料斗以及支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颗粒成型装置有效的缩短了生物质颗粒成型工序流程,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颗粒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压辊和环模对粉碎后的生物质秸秆、林业废弃物等原料进行冷态致密成型加工,原料的密度一般为 0.1—0.13t/m3,成型后的颗粒密度1.1—1.3t/m3,方便储存、运输,且大大改善了生物质的燃烧性能。
生物质颗粒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制粒成型,当前的成型生产线中,上料、成型以及下料很多是通过三个单独的工序来完成的,使得加工流程较长,加工速度较慢。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生物质颗粒成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速度快、工位转换灵活的生物质颗粒成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颗粒成型装置包括:顶板;出料气动杆,所述出料气动杆垂直设于所述顶板的底面;压实气动杆,所述压实气动杆垂直设于所述顶板的底面;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贯穿于所述顶板的内部,且所述压实气动杆的个数、所述出料气动杆的个数以及所述上料机构的个数均相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顶板的底部;料管,所述料管呈环形阵列贯穿于所述固定板的内部,且所述料管分别与所述压实气动杆、所述出料气动杆以及所述上料机构相对设置;所述料管两端均为开口结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中心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料管的底端;集料筒,所述集料筒的表面设有所述转动电机;下料口,所述下料口设于所述集料筒的表面,且所述下料口与所述料管、所述出料气动杆均位于同一中心线处;所述下料口与所述集料筒之间相互连通;压实工位,所述压实工位设于所述集料筒的表面,且所述压实工位与所述料管、所述压实气动杆均位于同一中心线处;上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设于所述集料筒的表面,且所述上料工位与所述料管、所述上料机构均位于同一中心线处;所述下料口、所述压实工位以及所述上料工位呈环形阵列分布;出料斗,所述出料斗设于所述集料筒的外壁,且所述出料斗与所述集料筒之间相互连通;支架,所述支架对称设于所述集料筒的侧壁,且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
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料仓以及电磁阀,且所述料仓设于所述顶板的表面;所述料仓的底部连通有两个所述上料管。
优选的,所述上料管贯穿于所述顶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转动马达和盖板,且所述转动马达固定于所述料管的侧壁底端;所述转动马达转动连接所述盖板。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面积大于所述料管的底面积,且所述盖板与所述料管底端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上料工位、所述压实工位均与所述盖板的底面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压实气动杆设有至少两个,且所述压实气动杆焊接所述顶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面积小于所述集料筒的表面积。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所述顶板均呈圆形,且所述顶板的面积与所述固定板的面积相同。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顶端焊接有所述顶板。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颗粒成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虎,未经李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8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