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震后搜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2718.0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3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吴蔷薇;徐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蔷薇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A62B33/00;A62B9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2 | 代理人: | 苏金锋 |
地址: | 250199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搜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搜救设备领域,尤其是震后搜救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发生后会对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较大等级的地震都造成建筑物倾倒损坏,很多地震区域的人们也会被掩埋在废弃的建筑物中,建筑物将人们埋葬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援就会造成人们生命安全收到严重的威胁。目前,在对地震被困的人员进行抢救时通常是先通过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当探测到被困人员的所在之处之后就会展开后续的救援工作。在进行震后抢险救援工作时,现在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先通过清除地面以上的废弃建筑物或者将废弃物挖出一条救援通道来进行救援,因为在进行挖掘救援时现在主要是采用较大型的挖掘机械将大块的石块、混凝土块等废弃物先清除到旁边,在救援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因大型的挖掘设备会造成挖掘时候周围的物体产生较为严重的的震动,极易造成再次塌方或陷落,因此这个过程一般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越长时间的等待对于被困的人员来说就很可能会因被困时间延长、缺少饮水和食物等补给造成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这样就会导致在整个救援的过程中最终营救人员的存活率相对较低,从而造成较多的人员死亡,显然现有的地震搜救设备无法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震后搜救装置,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在前期探测到被困人员的所在位置之后本装置可以快速的通过钻孔打洞行进至被困人员所在之处并为被困人员提供饮食供给、氧气供给,为被困人员提供生存能量,延长被困人员的生存时间、增加被成功救援的概率,更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震后搜救装置,包括一中空设置的机壳,在机壳底部的前段和中段均间隔设有两关于机壳前后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前导向轮、后导向轮,在各前导向轮与各后导向轮之间的机壳上设有一主支撑定位装置,所述主支撑定位装置包括一竖直固连在各前导向轮与各后导向轮之间的机壳顶部的凹腔内的主双轴顶缸,所述主双轴顶缸的缸体的顶部和顶部分别伸出机壳的顶部和底部,在主双轴顶缸的两活塞杆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主弧形定位抵接板;在主支撑定位装置的后侧的机壳凹腔内设有一驱动装置,在机壳的后端固连一控制器,在机壳的前端固连一救援推进装置;所述主双轴顶缸、驱动装置、救援推进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外部通用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救援推进装置包括一固连在机壳的前端的方形凹腔内水平固连一推进缸,在推进缸的活塞杆的前端固连一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截面为方形、且各外侧壁均与方形凹腔的侧壁相抵接配合,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穿出机壳的方形凹腔并与一破障部件相固连。
所述破障部件包括一竖直固连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前端的圆形挡板,在圆形挡板的前端面上水平固连一中空设置的输料管,在输料管的后段外侧壁上套设一防护调节补给装置,在输料管的空腔内设有一螺旋输料丝杆,所述螺旋输料丝杆的各螺旋板的外侧壁分别与输料管的空腔内壁相抵接固连,在输料管的前端固连一空心钻头,在空心钻头的后端沿其圆周均匀间隔固连若干个固定块,所述各固定块的后端均固连在输料管的外侧壁上,相邻的两固定块、空心钻头的后端面以及输料管端部之间均围成一弧形导向开口,在螺旋输料丝杆的前端的凹腔内固连一破碎电机,在破碎电机的输出轴的前端固连一锥形钻头,所述锥形钻头的前端伸至空心钻头的空腔内;在输料管的后段外侧壁上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排屑口。
在锥形钻头的后端外侧壁上沿其圆周均匀间隔固连若干个刀刃朝向前端的粉碎刀头。
所述各主弧形定位抵接板的外表面均设有防滑胶板。
在后导向轮后侧的机壳上设有一副支撑定位装置,所述副支撑定位装置包括一竖直固连在各后导向轮后侧的机壳顶部的凹腔内的副双轴顶缸,所述副双轴顶缸的缸体的顶部和顶部分别伸出机壳的顶部和底部,在副双轴顶缸的两活塞杆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副弧形定位抵接板。
所述各副弧形定位抵接板的外表面均设有防滑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蔷薇,未经吴蔷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2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共用铁链的快速逃生器
- 下一篇:层流式净化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