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6922.3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9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能文;严鉴铂;刘义;王亚峰;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66 | 分类号: | F16H3/66;F16H57/10;F16H57/04;F16D65/18;F16D12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体 变速器壳体 制动器 变速器壳 油底壳 行星齿轮组 自动变速器 变速 液压出口 液压腔 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传动轴驱动 液力变矩器 后盖 活塞 变速机构 密封部件 密封连接 入口油路 离合器 输出端 输出轴 输入端 输入轴 后桥 两组 密闭 密封 转动 压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壳内的变速结构,变速结构的输入端通过输入轴与液力变矩器连接,输出端通过输出轴带动传动轴驱动后桥转动,变速机构包括两组离合器和三组行星齿轮组,三组行星齿轮组分别对应连接三组制动器,变速器壳的右侧设置有后盖,下侧设置有底壳,三组制动器与油底壳之间设置有阀体,每个制动器内的活塞及其两侧的密封圈与变速器壳共同形成密闭的液压腔,阀体分别经连接部连接对应的液压腔。阀体固定在油底壳上,通过将油底壳安装到变速器壳体上,设置在阀体上的液压出口周围的密封部件将被压缩,直接密封变速器壳体上短的入口油路和阀体上液压出口,无需在连接部进行密封连接阀体与变速器壳体的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6档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汽车中搭载的自动变速器,通过多个摩擦元件的选择性结合,对发动机通过变矩器输出给变速机构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切换,从而实现不同速比。此种自动变速器中,存在如何给变速机构多片式制动器供应液压油和润滑油,如何向构成变速机构的行星齿轮的轴承部供应润滑油,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的问题。
一般而言,使用上述多片式制动器结合的液压,从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的阀体供应给设置于活塞背部的液压腔并被控制。但是该液压并非从阀体直接供给液压腔,而是从阀体经由设置于变速器壳体或制动器壳体的壁内部油路供应。当通过变速器壳体壁内部油路,或通过变速器壳壁内部油路和制动器壳壁内部油路向液压腔供应液压时,油路会变长或者油路的弯曲会变多,因此油路的液阻会变大,液压供应时的响应性下降,制动器的控制性变差。而且油路的连接部,即密封部变多,增加了液压泄漏的可能性。
为了润滑行星齿轮的轴承部,从设置在中心轴内的轴向油路沿半径方向的油孔通过离心力流出润滑油,导入行星架中的径向油路,经由形成于行星齿轮轴上的内部油路与从该油路连通至轴外周面的油孔,供应至行星齿轮和行星齿轮轴之间,润滑轴承部。为了保证行星齿轮的轴承部在高速旋转时获得足够量的润滑油,除了要求装配状态时行星齿轮轴上的内部油路能完全和行星架中的径向油路对齐或包容外,还要求旋转时行星齿轮轴和行星架之间轴向固定,并且不能发生相对转动。而传统的方法:
一是在行星齿轮轴上打径向斜孔导通行星架上的径向油路和上述连通至轴外周面的油孔;
二是使行星齿轮轴两端在热处理时避免硬化,和行星架装配时使用铆接方式或是特殊设计行星齿轮轴结构,使用卡环在行星架上进行轴向定位并防转。
而这些结构设计和方法除了并不能完全满足上述两条要求外,还造成了结构设计复杂,加工难度增大,成本增加的问题。
在传统自动变速器中,变速机构多片式制动器的润滑油来自各自的行星齿轮轴承部,润滑油沿轴向通过轴承部后,碰到设置在行星齿轮和行星架之间的止推垫片后,液流方向发生改变,变成径向流动,在离心力作用下,液流甩出,并被收集到设计在齿圈内侧的集油槽中。进一步在离心力作用下,穿过设计在集油槽位置的径向油孔,再径向穿过安装在齿圈外侧的摩擦片和对偶片,从而对多片式制动器进行润滑冷却。由于此种润滑不受控制,为连续润滑,在某个多片式制动器不结合时,其润滑油一直不断地径向穿过其摩擦片和对偶片。而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在多片式制动器不结合时,其拖曳力矩和通过其摩擦片和对偶片的润滑流量有直接关系,润滑流量大,拖曳力矩大,润滑流量小,拖曳力矩小。这说明上述多片式制动器的润滑方式使得拖曳力矩一直存在,造成整个变速器的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能够缩短油道长度,改善上述多片式制动器的控制性,并且能够减少液压泄漏的自动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6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