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9349.2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3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宰玉;黄邵文;汪永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D41/04 | 分类号: | F02D41/04;F02D11/10;F02D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吴娜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学生 方程式赛车 电子 节气 门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其第一信号输入端接加速踏板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其第二信号输入端与制动油压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其第三信号输入端接故障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其信号输出端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与电子节气门体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电子节气门体输出反馈信号至控制器的第四信号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靠性高,具有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检测、踏板位置传感器故障检测、制动失效保护及防止车手误操作带来的危险行为,在操控过程中能够精确控制,保证赛车的操纵稳定性和驾驶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AE)是一项面向大学生的综合性工程教育赛事,自1978年开办以来,距今已有30多年时间,赛事遍及全世界24个国家。该赛事一般由各国汽车工程学会举办,由在校大学生组队参加,要求车队遵循共同的标准和规则限制,自行设计制造出一辆小型单人赛车,类似于简化版的一级方程式赛车F1,要求赛车在加速、制动、操控性方面都有较高水准并且足够稳定耐久。参赛的车辆要进行一系列测试项目,其中包括:技术检查、直线加速、八字绕环、高速避障、耐久测试和经济性测试。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也自2010年开始举办,目前已举办七届,每年有七十多所汽车院校和数千名学生参赛。各车队赛车上用的发动机是通常是大排量摩托车配备的发动机,比如常用的本田CBR600RR发动机,这是一款本田摩托车配备的发动机。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方程式赛车都是采用机械式拉线节气门,由于传统的机械式拉线节气门完全由车手主观控制节气门开度,已无法满足赛车行驶的安全性、动力性、操纵稳定性以及燃油经济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工况、赛车的行驶状态对节气门的开度作出实时调节,实现牵引力控制、冷启动控制和换挡平顺性控制,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的用于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其第一信号输入端接加速踏板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其第二信号输入端与制动油压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其第三信号输入端接故障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其信号输出端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与电子节气门体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电子节气门体输出反馈信号至控制器的第四信号输入端。
所述加速踏板模块由加速踏板以及安装在加速踏板上的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组成,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采用双电位计式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包括CAN通讯模块、A/D模块和PWM输出模块和STM32F103RC单片机,所述STM32F103RC单片机通过A/D模块分别与制动油压传感器和加速踏板模块相连,所述STM32F103RC单片机通过CAN通讯模块与外界通讯,所述STM32F103RC单片机通过PWM输出模块与电机驱动电路相连。
所述电机驱动电路采用TLE6209芯片,该芯片的9、12、13、14引脚均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该芯片的2、3、18、19引脚均接电子节气门体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电子节气门体包括直流电机、减速机构、回位弹簧、节气门阀片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所述直流电机与电机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直流电机经过减速机构和回位弹簧相连,所述回位弹簧和节气门阀片相连,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安装在节气门阀片上,所述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四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节气门位置传感器采用无触点的双向电位计式传感器。
所述故障检测单元包括制动失效检测模块、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故障检测模块、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检测模块和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可信度检测模块。
所述制动油压传感器采用陶瓷型压力变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93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