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机保护结构及无人机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16914.X | 申请日: | 2017-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0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何利;翟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讯方舟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D45/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单元 保护框架 轴承座 足球形 无人机系统 保护结构 转动机构 飞行器 三轴 外框 本实用新型 关键元器件 紧密排列 吸收碰撞 正六边形 中心对称 轴承配合 连接棱 坠落 滚动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保护结构和无人机系统,采用三轴转动机构在无人机上设置用于保护无人机的足球形的保护外框,所述保护框架包括由连接棱条围成的多个正六边形的保护单元,多个所述保护单元紧密排列成一沿中心对称的封闭的足球形结构,所述保护框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相对的保护单元内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所在的保护单元相连接,两所述轴承座分别与所述轴承配合使得所述保护框架固定在所述三轴转动机构上。即使飞行器坠落地面,足球形的保护外框也能通过滚动吸收碰撞能量,最大限度地保护飞行器关键元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保护结构及具有该保护结构的无人机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民用无人飞行器出现井喷式发展,广泛应用于娱乐、影视、测绘、安全等领域。由于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具有飞行灵活、操作相对简单、可原地悬停等特点,备受公安、消防等领域的青睐,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大型灭火、 抢险救援现场的侦查、监控、指挥等工作。
但由于多旋翼无人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容易与外界擦碰而极易导致失控、坠机甚至伤人,尤其是在面临的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如对隧道、坑道、楼体、地下建筑物内部进行侦察时,无人机很难进入,即使进入极易受到撞击而坠机。如何提高无人机在上述复杂环境下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是当今扩大无人机应用领域,更有效更可靠地使用无人机的重要课题。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无人机保护结构以及具有该无人机保护结构的无人机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旨在解决上述难题的具有防撞击能力的足球形的无人机保护结构及具有该无人机保护结构的无人机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保护结构,包括三轴转动机构和固定在所述三轴转动机构上的保护外框,所述三轴转动结构包括与所述保护外框相连的转动轴、与无人机相连的机身固定轴以及带动所述机身固定轴与所述转动轴相对转动的滚动机构,所述转动轴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保护外框的轴承,所述保护框架包括由连接棱条围成的多个正六边形的保护单元,多个所述保护单元紧密排列成一沿中心对称的封闭的足球形结构,所述保护框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相对的保护单元内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所在的保护单元相连接,两所述轴承座分别与所述轴承配合使得所述保护框架固定在所述三轴转动机构上。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向其所在保护单元的六角处分别延伸的六个固定棱条,所述固定棱条分别通过一个四通接头与相邻的连接棱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四通接头包括镜面对称的四通A型接头和四通B型接头,相邻两个固定棱条分别与四通A型接头和四通B型接头相连。
优选的,不与所述轴承座相连的保护单元上,连接棱条之间采用三通接头相互固定。
优选的,所述三通接头包括分别与三个连接棱条相连的三个固定端,三个所述固定端的轴线之间角度分别为120°、120°、108°。
优选的,所述四通接头包括与三个连接棱条相连的第一固定端和一个与固定棱条相连的第二固定端,三个第一固定端之间的角度为120°、120°、108°,第二固定端位于夹角呈120°的两第一固定端之间,第二固定端与该夹角呈120°的两第一固定端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二固定端与该夹角呈120°的两第一固定端的夹角分别为60°。
优选的,所述四通A型接头远离所述第二固定端一侧的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左侧的第一固定端之间呈108°,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右侧的第一固定端之间呈120°;所述四通B型接头远离所述第二固定端一侧的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右侧的第一固定端之间呈108°,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左侧的第一固定端之间呈120°。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包括与所述轴承相组配的安装孔和自所述安装孔的周缘衍射延伸的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棱条的棱条固定部,所述棱条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棱条的棱条插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讯方舟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讯方舟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69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