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并联机器人的三防外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09414.3 | 申请日: | 2017-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5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孟凡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超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块 本实用新型 外壳主体 并联机器人 伺服电机 导热管 导热硅胶 粘接 热交换 可拆卸连接 电机输出 法兰安装 快速散热 铝制壳体 散热风口 散热结构 散热装置 简便性 密封性 内侧壁 风扇 密闭 噪音 传递 保证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并联机器人的三防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其内部通过电机输出法兰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上通过导热硅胶粘接有第一散热块,外壳主体的内侧壁上通过导热硅胶粘接有第二散热块;若干导热管,导热管分别与第一散热块和第二散热块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并联机器人的三防外壳,通过第一散热块、导热管和第二散热块,能够使伺服电机所产生的热量快速的传递到外壳主体上,并通过外壳主体的较大表面积,迅速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结构,能够避免在密闭的铝制壳体上设置散热风口或风扇等散热装置,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和维护的简便性,同时也不会产生额外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并联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壳。
背景技术
在食品、医药以及电子产品等轻工行业,存在着大量的分拣、拾取等技术含量较低的重复性工作。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厂家开始尝试用并联机器人替代人工去完成上述工作。
现有并联机器人运动臂的主电机一般都采用响应迅速、便于控制的伺服电机。然而,带有机械抱闸的伺服电机的发热问题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特别是在密闭的机壳内,如果没有散热装置,伺服电机抱闸部位的温度将会达到90℃以上。在这种环境下,伺服电机很难长时间稳定的工作。
因此,现有的并联机器人的外壳上一般都会设有散热通风口,但即使在散热通风口上包覆防尘过滤装置,也并不能使外壳达到较好的三防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并联机器人的三防外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散热问题,使得外壳不得不设有散热口,致使外壳三防效果较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并联机器人的三防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其内部通过电机输出法兰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上通过导热硅胶粘接有第一散热块,外壳主体的内侧壁上通过导热硅胶粘接有第二散热块;若干导热管,每根导热管均分别与第一散热块和第二散热块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散热块和第二散热块的结构相同,两者的悬空侧壁上分别设有插槽;所述导热管的两端通过插槽分别与第一散热块和第二散热块插接。
进一步,所述导热管并列设置,且导热管靠近所述第一散热块的部分水平高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外壳主体、第一散热块和第二散热块的材质均为铝,且第一散热块靠近所述伺服电机中的抱闸部分。
进一步,所述导热管为铜质空心热管。
进一步,所述外壳主体的内侧壁上设有法兰槽,所述电机输出法兰安装于法兰槽内,且两者之间安装有弹性密封垫;电机输出法兰的输出端伸出外壳主体,其输入端与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伺服电机的一部分伸出所述外壳主体,外壳主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外密封槽,外密封槽内安装有保护罩,保护罩包裹伺服电机伸出外壳主体的部分;保护罩与外密封槽之间安装有弹性密封垫。
进一步,所述外壳主体的外侧壁上可拆卸的连接有覆盖电池仓的电池盖板,电池盖板与电池仓之间安装有环形密封条。
进一步,所述外壳主体上还设有插座槽,若干电插座安装于插座槽内,且电插座与插座槽之间安装有弹性密封垫。
进一步,所述外壳主体的内侧底部设有中间电机槽,中间电机安装于中间电机槽内,且中间电机与中间电机槽之间安装有弹性密封垫。
进一步,所述外壳主体的上端开口处可拆卸的连接有上盖板,上盖板与外壳主体之间安装有环形密封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并联机器人的三防外壳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超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超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94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