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食品生产的蒸煮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7867.2 | 申请日: | 2017-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4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华银山野菜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P30/00 | 分类号: | A23P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52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形通道 锅盖 排气孔 密封塞 食品生产 蒸煮设备 弹簧 锅体 通孔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密封塞顶部 体内压力 弹簧力 开口边 抵接 铰接 内壁 排出 炸锅 蒸煮 应用 体内 侧面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食品生产的蒸煮设备,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与锅体的开口边处铰接,锅盖上设有圆柱形通道,圆柱形通道内设有圆柱形的密封塞,密封塞顶部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圆柱形通道的内壁上方抵接;所述圆柱形通道底部通过通孔与锅盖下方连通,圆柱形通道侧面通过若干排气孔与锅盖上方连通;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密封塞将所有排气孔封闭。在蒸煮过程中,锅体内产生压力,压力经过通孔将密封塞向上顶起,露出排气孔,锅体内压力即可由排气孔正常排出,避免炸锅,大大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食品生产的蒸煮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工厂化的食品生产,还是家庭烹饪,都常常需要对食材进行蒸煮,为了保证对食材的蒸煮效率,蒸煮设备内通常需要较大气压;可是如果设备内压力过大,又会产生爆炸的危险,目前行业内尚未出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食品生产的蒸煮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食品生产的蒸煮设备,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上方设有开口,锅盖与锅体的开口边处铰接,所述锅体底部设有加热装置,锅体侧面上方设有注水口,锅体侧面下方设有排水口,所述锅盖上设有圆柱形通道,圆柱形通道内设有圆柱形的密封塞,密封塞顶部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圆柱形通道的内壁上方抵接;所述圆柱形通道底部通过通孔与锅盖下方连通,圆柱形通道侧面通过若干排气孔与锅盖上方连通;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密封塞将所有排气孔封闭;
所述圆柱形通道内壁铰接有触动开关,触动开关位于密封塞上方,所述锅盖上方设有电源和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电源和触动开关相互串联形成一个报警电路。
优选地,所述排水口处设有滤网。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管。
优选地,所述注水口和排水口上分别设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锅体底部设有支撑腿。
优选地,所述触动开关与圆柱形通道的铰接处设有发条弹簧。
优选地,所述锅体内壁自上而下设有若干环状的凸沿,每个凸沿上都架设有一个网状托盘。
优选地,所述锅体的开口边缘设有环状的凸型突起,所述锅盖底部边缘设有凹型密封圈,在锅盖盖上时,凸型突起嵌入凹型密封圈中。
优选地,所述凹型密封圈为硅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新颖,在日常的蒸煮过程中,可以自动排出压力,并将锅体内的压力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大大降低炸锅风险,有效提升蒸煮食材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食品生产的蒸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锅体,2、锅盖,3、加热装置,4、注水口,5、排水口,6、滤网,7、支撑腿,8、凸沿,9、网状托盘,10、报警器,11、圆柱形通道,12、排气孔,13、密封塞,14、弹簧,15、触动开关,16、通孔,17、凹型密封圈,18、凸型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华银山野菜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华银山野菜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7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