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桥总成及应用该后桥总成的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32588.4 | 申请日: | 2017-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1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余丽娟;杨伟国;丁振龙;陈鑫;尹晓熙;赵轩;陈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2D21/11;B62D21/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桥 总成 应用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桥总成及应用该后桥总成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后桥是指车辆动力传递的后驱动轴组成部分,它由两个半桥组成,可实施半桥差速运动,也用来支撑车轮和连接后车轮。如果是前桥驱动的车辆,那后桥是随动桥,起到承载作用。如果前桥不是驱动桥,后桥就是驱动桥,除了承载作用还有驱动、减速和差速的作用。
现有的后桥总成零部件繁多,主要由主梁和侧梁构成,侧梁对称布置在主梁的两侧,主梁的两端分别与侧梁焊接,还包括法兰、线束支架、安装板、托板等,各个零部件多通过焊接成型为后桥总成,搭接关系错综复杂,组装拆卸困难,劳动强度大。组成后桥总成的各部件单独设计,设计时缺少对与其相连的部件的考虑,各部件之间无法互换,通用性差,导致制造成本高、周期长,维护成本高,重量大,不利于安装运输。另外,焊接的焊缝影响后桥的强度,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后桥受到较大的轴向和径向的力导致损坏,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桥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焊接变形大,组装拆卸困难,各部件之间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使用过程中,后桥易损坏,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后桥总成,包括:
后防撞梁组件,其包括后横梁和连接在所述后横梁两端的后纵梁,所述后纵梁远离所述后横梁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接头,用于安装车架;
副梁组件,其包括副梁和连接于所述副梁两端的副侧梁,所述副梁的两端通过安装支架与所述后纵梁连接,所述副梁、所述副侧梁和所述安装支架通过连接接头连接,所述副侧梁远离所述副梁的一端通过支撑架与所述安装接头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接头包括第一接头本体,所述第一接头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后纵梁连接的第一接口和用于与所述车架连接的第二接口,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焊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头本体上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有多个,并交叉分布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其中,所述连接接头包括第二接头本体,所述第二接头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副梁连接的第三接口和与所述副侧梁连接的第四接口,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焊接。
其中,所述第二接头本体上开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其中,所述安装接头和所述连接接头均由铝合金挤压成型。
其中,所述后纵梁上设置有安装座,用于安装减震器。
其中,所述后横梁与所述后纵梁之间设置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一端与所述后横梁连接,所述吸能盒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后纵梁连接。
一种汽车,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后桥总成和与所述后桥总成连接的所述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后桥总成,通过设置安装接头和连接接头,使得连接方式可选用螺接或铆接,避免了采用大量焊接导致的变形,降低了故障率,连接方式灵活多样,安装拆卸方便;通过安装接头和连接接头自身的端面能够实现定位,定位精准的同时,减少工装夹具的数量;用于制作后桥总成的各个型材之间可以互换,通用性强;部分型材之间的连接端口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不受型材本身的尺寸限制,减少挤压模具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采用上述后桥总成,后桥总成的各部件具有独立性,可单独进行设计、制造、调试、维修或更换,降低了故障率;各部件之间拼接简单,不同部件组合成不同的后桥总成,将后桥总成作为一个整体和汽车车架连接,实现了后桥总成模块化,不同的后桥总成对应不同的车型,增加了产品的种类,加快了整车换代换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后横梁;2、后纵梁;3、安装接头;4、副梁;5、副侧梁;6、安装支架;7、连接接头;8、支撑架;9、安装座;10、吸能盒;11、连接板;12、型材接头;
31、第一接口;32、第二接口;
71、第三接口;72、第四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25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