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定量运输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1538.4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0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春庆 |
主分类号: | B65F3/12 | 分类号: | B65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65600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定量 运输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车,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定量运输车。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定量运输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建筑垃圾定量运输车,包括有车架、支杆、车轮、弹簧压板、转杆、车厢等;车架底部左右对称设有支杆,支杆底端设有车轮,车架顶部设有弹簧压板和转杆,弹簧压板位于转杆左方,转杆顶部转动式设有车厢,车厢底部左侧与弹簧压板顶部接触,车厢底部左侧设有起升机构,车厢顶部设有遮盖机构。本实用新型达到了防止遗撒、减少粉尘和能防止超载的效果,伸缩气缸缩短,伸缩气缸缩短可以实现厢盖将车厢顶部关闭,从而减少建筑垃圾的遗撒,减少粉尘的散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车,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定量运输车。
背景技术
垃圾车,是指专门用于市政环卫部门运送各种垃圾的一种专用车辆,垃圾车主要是运载生活垃圾,亦可运输灰,砂,石,土等散装建筑材料,也可以在矿山或煤建中送矿石或煤。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
运输是指用交通工具把物资运到另一地方,是实现人和物空间位置变化的活动。
建筑施工中产生了许多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废金属、废竹木等建筑垃圾,为了达到理想的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将建筑垃圾清理掉,现有的建筑垃圾车存在超载和在清运过程中的遗撒、粉尘以及灰砂飞扬等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防止遗撒、减少粉尘和能防止超载的建筑垃圾定量运输车。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建筑垃圾车存在超载和在清运过程中的遗撒、粉尘以及灰砂飞扬等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定量运输车。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建筑垃圾定量运输车,包括有车架、支杆、车轮、弹簧压板、转杆、车厢、起升机构和遮盖机构,车架底部左右对称设有支杆,支杆底端设有车轮,车架顶部设有弹簧压板和转杆,弹簧压板位于转杆左方,转杆顶部转动式设有车厢,车厢底部左侧与弹簧压板顶部接触,车厢底部左侧设有起升机构,车厢顶部设有遮盖机构。
优选地,起升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杆、第一连杆、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板和液压缸,车厢底部左侧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位于弹簧压板右方,第一支撑板底部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底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杆,车架底部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位于左右两方的支杆之间,前后两端的第二支撑杆底端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设有液压缸,液压缸顶部与第一连杆底端连接。
优选地,遮盖机构包括有厢盖、合页、第三支撑杆、第二连杆、伸缩气缸和连接杆,车厢前侧上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合页,合页上设有厢盖,厢盖内侧下部设有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下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下端设有伸缩气缸,车厢前壁上部开有开口,车厢内前壁上侧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位于开口内,连接杆顶端与伸缩气缸底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微动开关、电动绕线轮、拉绳、横杆、立杆、杆头和铃铛,车厢左侧上端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电动绕线轮,前后两方的电动绕线轮上对称绕有拉绳,车厢左侧上侧设有横杆,横杆左端转动式连接有立杆,后方拉绳的前端与横杆的后侧上侧连接,前方拉绳的后端与横杆的前侧上侧连接,横杆底端设有杆头,车厢左侧中部设有铃铛,铃铛位于杆头的正下方,杆头与铃铛接触,车架顶部中间设有微动开关,微动开关通过电路与电动绕线轮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保护框、连接块和螺钉,车厢内前侧上部设有保护框,遮盖机构底部位于保护框内,保护框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中部开有小孔,小孔内放置有螺钉,螺钉的末端位于车厢前壁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春庆,未经张春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15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