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差动式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3755.9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1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田立新;韩建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实用动力(中国)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B66F1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式 动阀 油缸 本实用新型 卡车驾驶室 翻转油缸 油管连接 油路结构 阻尼阀 回拉 驾驶室翻转油缸 液控单向阀 负载能力 举升油口 逻辑组合 油缸上腔 油缸下腔 油口组件 油路连接 自由浮动 单向阀 轻量化 驾驶室 动区 举升 油路 维修 | ||
1.一种非差动式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1)、丧动阀(3)和液控单向阀(5),所述油缸(1)下端连有第一油路(10),所述第一油路(10)从油缸(1)连出后呈人字形分成第一支路(101)和第二支路(102),所述第一支路(101)连接丧动阀(3),所述第二支路(102)连接液控单向阀(5),所述第一支路(101)与油缸(1)之间通过丧动油管(8)连接,所述丧动阀(3)和液控单向阀(5)与举升油口(6)通过油路连接,所述油缸(1)上端和回拉油口(7)通过回拉油管(9)连接,所述液控单向阀(5)的控制油路(51)接入回拉油管(9)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差动式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阻尼效果的阻尼阀(2),所述阻尼阀(2)设置于第一油路(10)主油路中,所述阻尼阀(2)设置有第一控制油路(21)、第二控制油路(22)和第三控制油路(23),所述第一控制油路(21)与第一油路(10)靠近油缸(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油路(22)连入第二支路(102),所述第三控制油路(23)连接于丧动油管(8),所述阻尼阀(2)正常状态为阀门关闭状态,所述第一控制油路(21)和第二控制油路(22)控制阀门打开,所述第三控制油路(23)控制阀门关闭,所述阻尼阀(2)设置带有阻尼效果的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差动式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1)包括油缸上腔(11)、活塞(12)、活塞杆(13)和油缸下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差动式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丧动阀(3)与第三控制油路(23)之间接有单向阀(4),所述单向阀(4)允许油缸(1)的油液进入举升油口(6),反向则不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差动式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丧动阀(3)上设置有第四控制油路(31)、第五控制油路(32)和第六控制油路(33),所述第四控制油路(31)连接于第一支路(101),所述第五控制油路(32)连接于举升油口(6)的油路上,所述第六控制油路(33)连接于丧动油管(8),且位于油缸(1)与单向阀(4)之间的任意位置,所述丧动阀(3)正常状态为阀门关闭状态,所述第四控制油路(31)和第五控制油路(32)控制阀门打开,所述第六控制油路(33)控制阀门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差动式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丧动阀(3)和丧动油管(8)用于限定防自降功能的区域,即活塞(12)在丧动油管(8)以上,具有防自降效果,活塞(12)在丧动油管(8)以下,丧失防自降功能,即具有自由浮动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差动式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控单向阀(5)在回油管(9)中油液未达到控制油路(51)极限压力时只允许油液从举升油口(6)进入第二支路(102),反向则不导通;在回油管(9)中油液达到控制油路(51)极限压力时,油压会经过控制油路(51)打开单向阀,此时双向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实用动力(中国)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实用动力(中国)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37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