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箱轴承与接地装置综合性能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9859.4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5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牛治慧;林慧英;陈熔;张益瑞;王启明;郑小庆;石哲宇;吕福权;张雪平;陈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3/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箱 轴承 接地装置 综合 性能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轴箱轴承及接地装置试验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箱轴承与接地装置综合性能试验台。
背景技术
高速动车组是高速铁路的核心技术之一,轴箱轴承与轴端接地装置是动车组行驶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动车组实际运行时,轴箱轴承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动车组运行的安全性,如果轴箱轴承出现损伤,将会使轴承的旋转精度丧失,振动增加,产生噪声和旋转阻力,严重时将造成重大车辆安全事故。轴端接地装置的性能直接影响动车组能否运营,轴端接地装置的损坏会造成列车断电等致命的问题。因此,对动车组轴箱轴承进行可靠性考核对动车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模拟轨道车辆轴箱轴承和轴端接地装置在实际线路上运行时的速度与振动情况,能够为轨道车辆轴箱轴承和轴端接地装置在进行台架试验时提供真实可靠的试验环境,克服了轨道车辆不能在实际运行中做动车组轴箱轴承可靠性试验以及对轴端接地装置进行寿命考核试验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轴箱轴承与接地装置综合性能试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轴箱轴承与接地装置综合性能试验台,由基础地基和机械装置组成,所述机械装置安装在基础地基中,所述机械装置2主要由设备安装平台3、横向反力支座5、横向作动器6、试验轴承与激振梁装置7、1、2号支撑龙门框架8、9、1、2号构架模拟装置10、11、动力电机12和1、2号垂向激振作动器16、17组成,所述横向反力支座5通过横向反力支座安装平台4安装在安装平台3内,所述横向作动器6前后端的铰链座通过螺栓分别与试验轴承与激振梁装置7中的激振横梁18和横向反力支座5连接,所述1、2号支撑龙门框架8、9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设备安装平台3上;
所述试验轴承与激振梁装置7装在1、2号支撑龙门框架8、9之间,所述1、2号构架模拟装置10、11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1号支撑龙门框架8、9上,所述1、2号垂向激振作动器16、17两端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在试验轴承与激振梁装置7中的激振横梁18和垂向作动器安装平台15上,所述动力电机12通过电机支座14固定在设备安装平台3上,所述动力电机12与激振梁装置7中的试验轴总成19通过传动皮带13转动连接。
所述试验轴承与激振梁装置7由激振横梁18、试验轴总成19、两个支撑轴承座装置、两个轴箱总成和8个支撑气簧总成组成,所述1、2号轴箱总成22、23分别通过1、2号轴箱轴承40、42装在试验轴总成19两端,所述1、2号轴箱总成22、23均采用动车组原有轴箱总成,轴箱内轴端接地装置为被试件,所述试验轴总成19通过1、2号支撑轴承座装置20、21固定在激振横梁18上,所述1、2号支撑轴承座装置20、21与试验轴总成1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所述的激振横梁18为由钢板和矩形钢管焊接而成的焊接类结构件,所述的1至4号上端支撑气簧24、25、26、27结构相同,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在1、2号支撑轴承座装置20、21中支撑轴承座32上端设置的两个气簧连接板上;所述1至4号下端支撑气簧28、29、30、31结构相同,均由支撑气簧和气簧连接支座组成,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在1、2号支撑轴承座装置20、21中支撑轴承座32下端设置的两个气簧连接板上。
所述激振梁装置7中的1、2号轴箱总成22、23的摆臂分别与1、2号构架模拟装置10、11中的1、2号轴箱支撑架53、56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1、2号构架模拟装置10、11中的1、2号减震器55、58通过螺栓分别与激振梁装置7中的1、2号轴箱总成22、23固定连接,所述1、2号构架模拟装置10、11中的1、2号轴箱静力加载装置54、57分别与激振梁装置7中的1、2号轴箱总成22、23上端设置的轴箱弹簧定位面面接触连接。
所述1号支撑轴承座装置20和2号支撑轴承座装置21结构相同,均由支撑轴承座32、1、2号轴承座端盖33、34、胀紧装置35和1、2号支撑轴承36、37组成,其中支撑轴承座32中间设有轴承安装孔,支撑轴承座32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气簧连接板,所述1、2号支撑轴承36、37均通过轴承内环与胀紧装置35的外环面接触连接,所述1、2号支撑轴承36、37安装在支撑轴承座32中间的轴承安装孔内,并通过结构相同的1、2号轴承座端盖33、34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9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