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渗沥液干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9431.2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0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高铭蔚;卫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潘明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陈宪忠 |
地址: | 10002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沥液干 化装 | ||
1.一种垃圾渗沥液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清洁球罐(2)、渗沥液存储箱(3)、冷凝器(4)和气液分离器(5),所述蒸发器(1)内由上至下设置多层蒸发装置(6),所述蒸发器(1)底部设置卸料箱(7);所述冷凝器(4)内设置导热油管的散热器(41);
三通管(21)连接的竖直管道上口连接到其上方的清洁球罐(2)出口控制阀,其下口从所述蒸发器(1)上部进入连通最上层所述蒸发装置(6)进液口(621),所述三通管(21)连接的水平管道连接渗沥液泵(31)后连通至渗沥液存储箱(3);
所述蒸发装置(6)内设置封闭空腔式蒸发板(63),所述蒸发板(63)的两端设置蒸发板导热油进口(632)与蒸发板导热油出口(633),所述蒸发板(63)内设置循环导热油,最上层所述蒸发板导热油出口(633)通过导热油排出管(64)连接所述冷凝器(4)中的所述散热器的散热器导热油进口(411),所述导热油排出管(64)上设置导热油泵(641);所述冷凝器(4)中的所述散热器导热油出口(412)通过导热油排入管(65)连接至最下层所述蒸发板导热油进口(632),所述导热油排入管(65)上设置阀门、电加热器(651);
所述蒸发器的蒸汽出口(67)通过蒸汽管(66)连接至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42),所述蒸汽管(66)上设置蒸汽压缩机(661),所述冷凝器(4)的出水口(43)通过冷凝水管(53)连接至气液分离器进水口(54),所述气液分离器(5)设置排水管(51)和不凝气排放管(52);
各个所述蒸发装置(6)的热油回路由上至下互相串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为多段刮板蒸发器,所述蒸发器(1)内从上至下间隔设置多层蒸发装置(6);
所述蒸发装置(6)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刮板带(61)、挡板盒(62)和蒸发板(63),所述刮板带(61)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两端由链轮(611)带动的链条(612),两条所述链条(612)之间连接平行设置的刮板(613);所述挡板盒(62)为上方敞口且一侧边带有挡板盒开口(622)的长方体盒状;所述刮板带(61)位于所述挡板盒(62)内,垃圾渗沥液及清洁球通过所述刮板(613)向前推移,所述刮板(613)是支撑在所述挡板盒(62)的底面上,所述挡板盒开口(622)的对侧与所述链轮(611)之间留有间隙构成进液口(621),所述挡板盒(62)底面连接所述蒸发板(63),所述挡板盒(62)底面为所述蒸发板(63)的顶面且所述进液口(621)一端的挡板盒(62)伸出所述蒸发板(63)外;
所述蒸发板(63)为空腔长方体结构,其内部间隔设置多个隔板(631),每个隔板(631)在一端设置隔板开口,相邻隔板(631)的隔板开口异侧分布将蒸发板(63)内腔隔成蛇形热油回路;
各个所述蒸发装置(6)的热油回路由上至下互相串联连接,下层所述蒸发板导热油出口(633)连接上层所述蒸发板导热油进口(632);相邻层的所述蒸发装置(6)平行且交错设置,相邻层的所述挡板盒(62)开口位于异侧,且下一层挡板盒(62)的进液口(621)位于上一层挡板盒开口(622)下方或伸出到外侧,以承接所述上一层挡板盒开口(622)流下的液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4)内设置的所述散热器(41)为内部均匀分布设置的多根竖直导热油管(413),所述导热油管(413)在顶部、底部两个位置相互连通,所述散热器导热油出口(412)在侧面底部,所述散热器导热油进口(411)在侧面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采用的除垢产品为清洁球罐(2)内的陶瓷球,所述陶瓷球下落后从所述蒸发器(1)底部卸料口卸出到卸料箱(7),所述卸料口安装卸料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的蒸汽出口(67)位于所述蒸发器(1)一侧面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潘明,未经卫潘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94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