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车驱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68462.1 | 申请日: | 2017-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3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 发明(设计)人: | 余道刚;柳攀;王冲;张元锋;张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01D17/24 | 分类号: | F01D17/24 |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舰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正车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舰船主汽轮机组多采用正车油动机通过齿轮齿条驱动凸轮配汽机构,该正车驱动方式由于船用条件和机组结构的限制,最大输出扭矩有限,大功率舰船主汽轮机组正车驱动装置的最大输出扭矩约为以往机组的4倍,如果采用正车油动机驱动,必须依靠提高动力油压和增加油缸尺寸来实现,当前舰船调节控制保护系统动力油压多为0.98MPa的低压系统,出于安全性、可靠性等因素的考虑,该油压无法进行大幅提高,而目前的正车油动机尺寸较大,增大油缸尺寸后整体尺寸和重量将大幅增加,机组无法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也不利于机组的小型化、集成化设计,因此,需要设计新的正车驱动装置来满足大功率舰船主汽轮机组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正车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蜗轮,蜗轮、蜗杆和电机装在壳体上,其中蜗杆和电机输出轴之间呈90°,中间采用一对锥齿轮结构连接,其中蜗轮蜗杆采用圆弧圆柱蜗轮蜗杆结构,蜗轮轴一端插入凸轮配汽机构中,蜗轮轴另外一端设有两个旋转变压器,电机输出轴一端穿过电机,通过法兰和平键与电机相连,电机输出轴另一端加工成花键,与无扰动切换装置连接。
壳体为铸造结构,材料为铝镁合金。
电机和旋转变压器外部装有电机罩壳,旋转变压器外部装有保护罩。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个正车驱动装置,用于对大功率主汽轮机组凸轮配汽机构的驱动,实现机组的小型化、集成化设计,采用力矩电机加圆弧圆柱蜗轮蜗杆的传动方式,实现对大扭矩凸轮配汽机构的驱动和精确控制,同时满足了正车驱动装置的小型化设计要求,在蜗轮轴端设有角度测量装置,提高了机组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蜗轮,2-壳体,3-蜗杆,18-电机罩壳,20-电机,24-电机输出轴,27-锥齿轮,35-蜗轮轴,44-保护罩,52-旋转变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个正车驱动装置,用于对大功率主汽轮机组凸轮配汽机构的驱动,实现机组的小型化、集成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采用力矩电机加圆弧圆柱蜗轮蜗杆的传动方式,实现对大扭矩凸轮配汽机构的驱动和精确控制,同时满足了正车驱动装置的小型化设计要求。
本实用新型在蜗轮轴端设有角度测量装置,提高了机组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结合图2所示,正车驱动装置,包括蜗轮1,蜗轮1、蜗杆3和电机20装在壳体2上,其中蜗杆3和电机输出轴24之间呈90°,中间采用一对锥齿轮27结构连接,其中蜗轮蜗杆采用圆弧圆柱蜗轮蜗杆结构,承载能力大,蜗轮轴35一端插入凸轮配汽机构中,蜗轮轴35另外一端设有两个旋转变压器52,用于测量凸轮配汽机构的实际位置,电机输出轴24一端穿过电机20,通过法兰和平键与电机20相连,电机输出轴24另一端加工成花键,与无扰动切换装置连接。
壳体2为铸造结构,材料为铝镁合金,可以减轻正车配汽机构的重量。
电机20和旋转变压器52外部装有电机罩壳18,旋转变压器52外部装有保护罩44,用于保护电机和旋转变压器。
采用远程控制时,上位控制系统给电机20输入控制信号,电机20动作并带动输出轴转动,然后通过一对正交传动的锥齿轮27带动蜗轮1蜗杆3机构转动,最终由蜗轮驱动凸轮配汽机构转动,凸轮配汽机构的转角由蜗轮轴35上的旋转变压器52反馈给上位控制系统,当其转动到目标位置时,电机停止转动并保持在该位置。
采用就地手动操纵时,电机20处于失电状态,当正车手轮转动时,通过无扰动切换装置驱动电机输出轴24转动(无扰动切换装置与电机输出轴之间采用花键连接),从而带动蜗轮蜗杆机构转动,最终带动凸轮配汽机构转动,达到目标转速后,停止正车手轮操作,凸轮配汽机构保持在该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8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