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机械锤打式肉馅制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9237.3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1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宫文峰;黄美发;张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宫文峰 |
主分类号: | A22C7/00 | 分类号: | A22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机械 锤打 肉馅 制备 | ||
1.一种全自动机械锤打式肉馅制备机;其特征是:包含有框体(1)、转轴(4)、曲柄转盘(2)、飞轮(3)、链传动机构(5)、中间蜗轮机构(6)、电动机(7)、捶打装置(8)、底座蜗轮机构(9)、主动齿轮(10)、从动齿轮(11)、转筒(25)、过载螺母(23)、主传动装置和搅拌装置,捶打装置(8)设置在框体(1)的左侧,所述框体(1)设置为矩形杆框架体,在框体(1)的顶部设置有转轴(4),在转轴(4)的最左端部设置有固定安装了曲柄转盘(2),曲柄转盘(2)与转轴(4)同轴,在转轴(4)的最右端部设置固定安装有飞轮(3),飞轮(3)用于平衡和调节整个装置的速度波动和惯性力,在转轴(4)上位于曲柄转盘(2)的右侧和飞轮(3)的左侧分别设置有轴承(41),轴承(41)设置为安装在框体(1)的最顶部的左、右连接梁(102)的轴承座孔(105)上,在右侧轴承(41)的左侧设置有大链轮(51),大链轮(51)设置为与转轴(4)固定安装于一体,转轴(4)及其轴上零件可在框体(1)的最顶处自由转动,在框体(1)中部的上支撑板(204)上设置安装有中间蜗轮机构(6),所述中间蜗轮机构(6)包含有上蜗轮(61)、上蜗杆(62),在上蜗轮(61)的左端部固定安装有小链轮(52),在大链轮(51)和小链轮(52)上套装有传动链(50),在上蜗杆(62)的前端部设置有上带轮(75),在框体(1)中下部的电机支撑板(205)上设置有电动机(7),在电动机(7)的主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带轮(70),在上带轮(75)和主带轮(70)上套装有上传送带(71),在框体(1)最下部位置处的下支撑板(206)上设置有底座蜗轮机构(9),底座蜗轮机构(9)包含有下蜗轮(91)和下蜗杆(92),在下蜗杆(92)的前端部设置固定安装有下带轮(76),在下带轮(76)和主带轮(70)上套装有下传送带(72),在下蜗轮(91)的轴体下端部设置有主动齿轮(10),在主动齿轮(10)的左侧设置有从动齿轮(11),主动齿轮(10)与从动齿轮(11)之间相互啮合传动,所述主传动装置设置在框体(1)的左侧,包含有连杆(21)、推杆(22)、压杆(24),在压杆(24)的最下端设置固定安装有捶打装置(8),在捶打装置(8)下端设置有转筒(25),转筒(25)下端设置有从动齿轮(11),齿轮传动机构的动力由底座蜗轮机构(9)提供。
2.一种全自动机械锤打式肉馅制备机;包含有框体(1)、转轴(4)、曲柄转盘(2)、捶打装置(8)、主传动装置和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捶打装置(8)包含有压盘(81)、锤打体(82)、导向柱(83)和弹簧(86),所述锤打体(82)设置为具有圆柱形内腔体的半开口圆柱筒,在锤打体(82)的内腔体的下底面中心处设置有导向柱(83),在锤打体(82)的内腔体的下底面上设置有弹簧槽孔(87),所述弹簧槽孔(87)围绕导向柱(83)的中心轴线呈圆周均匀布置,在锤打体(82)的筒体内圆柱的上端部开口处设置套装有压盘(81),压盘(81)可在锤打体(82)的筒体内腔里上下自由伸缩移动,所述压盘(81)的外形设置为呈法兰盘形状的回转体,压盘(81)的回转中心与锤打体(82)的外圆柱面回转中心同轴,压盘(81)设计为具有大、小两段阶梯形圆柱体,在压盘(81)的回转中心处设置有阶梯孔(89),阶梯孔(89)为T形通孔,其大孔在上,与外部设备主轴相连,小孔在下并设其为导向孔(113),导向孔(113)与导向柱(83)构成间隙配合,导向柱(83)可在导向孔(113)内上下自由滑动,导向柱(83)对压盘(81)起导向定位作用,限定压盘(81)的运动中心轴线与锤打体(82)的回转中心线同轴,在压盘(81)下端的大圆柱体的下底面上设置有沉孔(88),沉孔(88)呈倒T形,小孔在上,大孔在下,在弹簧槽孔(87)内设置有螺柱(84),螺柱(84)与导向柱(83)平行,螺柱(84)的下端与弹簧槽孔(87)的底平面固定联接于一体,在螺柱(84)上套装有弹簧(86),弹簧(86)的下端装入到弹簧槽孔(87)里,弹簧(86)的上端插入到沉孔(88)的大孔里,弹簧(86)由弹簧槽孔(87)、沉孔(88)的大孔和螺柱(84)进行装卡定位,螺柱(84)上端从沉孔(88)的小孔内穿过,在螺柱(84)的上端处设置有螺母(85),螺母(85)与螺柱(84)之间通过螺纹联接,通过旋转螺母(85)即可拉近压盘(81)和锤打体(82)底面的距离,并将弹簧(86)紧紧的压缩在由压盘(81)下底面和锤打体(82)的筒体内腔构成的封闭空间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宫文峰,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宫文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92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