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截水廊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6818.1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7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润杰;刘得俊;郭凯先;黄佳盛;严尚福;张燕宁;杨占云;贾海峰;贾海博;张金旭;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水利水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4 | 分类号: | B01D24/1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康潇 |
地址: | 810000***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廊道 结构 | ||
1.一种新型截水廊道结构,包括蓄水池(1)、集水廊管(7)和集水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是一个敞口矩形腔体,所述蓄水池(1)的底端至顶端依次设置有底滤层(2)、第一反滤层(3)、第二反滤层(4)、第三反滤层(5)和水层(6),所述底滤层(2)中埋敷设有若干所述集水廊管(7),所述集水廊管(7)的两端贯穿所述蓄水池(1)的侧壁,所述集水廊管(7)的顶端垂直固定设有所述集水板(8),所述集水板(8)垂直穿插于所述第一反滤层(3)、所述第二反滤层(4)和所述第三反滤层(5)的中部,所述集水板(8)中包含有若干互相平行的毛细管道(9),若干所述毛细管道(9)的边侧均设有导水缝隙(10),若干所述毛细管道(9)的底端均导通连接所述集水廊管(7)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截水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滤层(3)、所述第二反滤层(4)和所述第三反滤层(5)的厚度相同,三者均为二十公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截水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滤层(3)、所述第二反滤层(4)和所述第三反滤层(5)中的滤料直径依次变小,其中所述第一反滤层(3)的直径是五十至六十毫米,所述第二反滤层(4)的直径是二十至四十毫米,所述第三反滤层(5)的直径是二毫米至四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截水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道(9)的直径是一毫米,所述导水缝隙(10)的宽度是零点三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截水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廊管(7)的直径是五十至七十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截水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中的若干所述集水廊管(7)之间互相平行且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水利水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青海省水利水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68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反冲洗功能的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压滤机自清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