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Z源逆变驱动电机系统的传导共模电磁干扰消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8983.2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8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陶彩霞;任亚博;强泉霖;黄保栋;陈庆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1/44 | 分类号: | H02M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源逆变 驱动 电机 系统 传导 电磁 干扰 消除 装置 | ||
1.一种电动汽车用Z源逆变驱动电机系统的传导共模电磁干扰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100)、LISN模块、EMI检测电路(200)、推挽放大电路(300)以及Z源逆变模块,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LISN模块、EMI检测电路(200)以及Z源逆变模块(400)依次串接,所述EMI检测电路(200)的输出端口和所述推挽放大电路(30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Z源逆变驱动电机系统的传导共模电磁干扰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100)为直流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Z源逆变驱动电机系统的传导共模电磁干扰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挽放大电路(300)包括电阻R1、三极管V7和三级管V8,所述电阻R1和所述三极管V7的基极、三级管V8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V7的发射极和三级管V8的发射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Z源逆变驱动电机系统的传导共模电磁干扰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源逆变模块(400)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容C1、电容C2、晶闸管V1、晶闸管V2、晶闸管V3、晶闸管V4、晶闸管V5、晶闸管V6、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所述晶闸管V1和所述二极管D1组成开关模块1,所述晶闸管V2和所述二极管D2组成开关模块2,所述晶闸管V3和所述二极管D3组成开关模块3,所述晶闸管V4和所述二极管D4组成开关模块4,所述晶闸管V5和所述二极管D5组成开关模块5,所述晶闸管V6和所述二极管D6组成开关模块6,所述电感L1和所述电容C2串联,所述电容C2和所述电感L2串联,所述开关模块1和开关模块2串联,所述开关模块3和开关模块4串联,所述开关模块5和开关模块6串联,所述开关模块1和开关模块2之间为第一输出端(501),所述开关模块3和开关模块4之间为第二输出端(502),所述开关模块5和开关模块6之间为第三输出端(5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Z源逆变驱动电机系统的传导共模电磁干扰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ISN模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和所述电源电路(100)的两根输出线连接,两个所述LISN模块共同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Z源逆变驱动电机系统的传导共模电磁干扰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共模扼流圈(600),所述共模扼流圈(600)位于第一输出端(501)、第二输出端(502)、第三输出端(503)和负载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89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
- 下一篇:显示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