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应式无线温度传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5353.X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1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盛江敏;陈丹;宋豫晋;王建成;徐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涵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衢州赋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无线 温度 传感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应式无线温度传感系统,包括主机和若干个无线传感器,所述主机包括MCU控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按键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无线传感器包括温度采集模块、MCU、无线发射模块和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MCU分别与温度采集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电连接,无线接收模块、按键模块和显示模块均与MCU控制模块电连接,无线接收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发射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实现了与外界的物理隔离,不受安装位置的限制;采用电源管理系统管理RF芯片与系统之间的能量消耗,采用TI的低功耗芯片,将整机功耗降至最低;RF模块采用GSK调制模式,距离远灵敏度高,提高了产品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实现与外界的物理隔离,不受安装位置的限制,节省能源,安全可靠的感应式无线温度传感系统。
背景技术
当电气设备由于温升过高后,设备很容易被损坏,当电气设备不能工作时,将会造成电能需求的供应不足,以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不可估量。目前电气设备接点温度的测温技术有以下两种:1、人工测量:人工测量带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这些被检测的设备都是高压,不易接触的,很容易造成对测量人员的伤害;人工检测不能实时操作,检测温度精度低。2、有线检测:即检测温度的传感器与主机是有线连接。这种方式加大了工程师的现场布线难度,测量的灵敏性低,且高低压隔离不彻底,抗干扰性差。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007849Y,于2008年1月16日公开了一种无线测温装置,包括无线测温终端和无线测温管理机;所述的无线测温终端的电源供电单元为测温终端提供4.5V的电源,阻值计算单元计算热敏电阻的阻值,数据处理单元将计算出的阻值换算为温度,地址控制单元控制终端的地址号,数据发射单元将温度值发给管理机,所述的无线测温管理机由供电和接收单元为管理机提供电源,并接收测温终端发来的数据,数据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数据输出单元将处理后的温度数据输出到电脑。但其不足之处是:电源供电单元需要持续供电,对能源较为浪费,且无法做到无线测温终端与外界完全没有电缆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外接线缆、安装不方便、能耗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与外界的物理隔离,不受安装位置的限制,节省能源,安全可靠的感应式无线温度传感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感应式无线温度传感系统,包括主机和若干个无线传感器,所述主机包括MCU控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按键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无线传感器包括温度采集模块、MCU、无线发射模块和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MCU分别与温度采集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电连接,无线接收模块、按键模块和显示模块均与MCU控制模块电连接,无线接收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发射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CT取电和无线发射模块避免了外界供电和通信需要的电缆线,使无线传感器彻底与外界隔绝,MCU对温度采集模块采集到得数据进行处理以后传递给无线发射模块,由无线发射模块将数据发送给主机。
作为优选,无线发射模块包括RF芯片、晶振X1、高频晶振Y1、电感L4、天线A1、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7、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5、电容C30、电容C31和电阻R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涵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衢州赋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涵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衢州赋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53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弧面拉丝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桩机监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