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刹车防失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7891.6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0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余向东;柯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连一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24 | 分类号: | B60T13/24;B60T17/1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63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分泵 储气 气压分配 汽车刹车 刹车总泵 气室 新型汽车刹车 管道连接口 气室排气口 备用管道 主控制 失控 自动复位开关 本实用新型 工作连接 管道连接 进气管道 开关设置 气压感应 系统设计 压力分配 连接口 双管道 分泵 排气 总泵 制动 停车 | ||
1.一种新型汽车刹车防失控系统,它包括刹车总泵、主控制管道、备用管道、气压压力转换开关、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储气坛和刹车分泵,其特征在于:
一刹车总泵,其设置通过主控制管道和备用管道分别连接至第一储气坛和第二储气坛;所述第一储气坛和第二储气坛分别通过储气坛管道连接至各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所述刹车总泵通过主控制管道和备用管道连接至所述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气压感应气室,所述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设置储气坛进气管道连接口、刹车分泵甲气室管道连接口、甲气室排气口和刹车分泵乙气室管道连接口、乙气室排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刹车防失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设有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汽车正常行使时,主控制管道经过气压压力转换开关连接第一储气坛,由刹车总泵通过主控制管道气压控制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气压感应压力气室,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控制储气坛气压接通至刹车分泵的乙气室,利用刹车分泵乙气室气压压迫推动刹车凸轮轴复位;汽车需要停车时,刹车总泵切断与储气坛的连接,同时排放出刹车总泵与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之间的主控制管道中的气压,此时所述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工作,把储气坛气压连接至刹车分泵的甲气室和刹车制动辅助弹簧推动刹车凸轮轴转动,从而控制刹车分泵进行刹车制动停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汽车刹车防失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储气坛处,设置第一气压压力转换开关控制主控制管道,对第一储气坛和备用管道与第二储气坛的连接转换;于所述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前,设置第二气压压力转换开关控制主控制管道和备用管道的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汽车刹车防失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管道出现工作故障,导致主控制管道连接的第一储气坛气压低于备用管道连接的第二储气坛气压的设定压力差时,第一压力转换开关自动转换连接,关闭主控制管道与第一储气坛的连接同时打开备用管道与第二储气坛互通,此时备用管道接替主控制管道工作;同时第二气压压力转换开关转换连接,使备用管道与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压力感应气室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汽车刹车防失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分泵设置甲气室管道连接口和乙气室管道连接口;所述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通过甲、乙气室进出气管道分别连接至刹车分泵的甲、乙气室的管道连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汽车刹车防失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气室内面安装一刹车制动辅助弹簧;汽车正常行使需要停车制动时,该刹车制动辅助弹簧与工作的储气坛气压同时推动刹车凸轮轴转动进行停车制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6所述的新型汽车刹车防失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利用气压的压力压迫复位弹簧转换工作,该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把所述储气坛内的气压在刹车分泵的甲乙气室之间进行转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汽车刹车防失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设定当所述储气坛气压低于额定差时,汽车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在压力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工作,把汽车储气坛气压和刹车分泵甲气室相连接,此时汽车利用储气坛气压和刹车制动辅助弹簧推动凸轮轴转动以实现刹车制动停车;设定当所述储气坛气压高于额定差时,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控制储气坛气压和刹车分泵乙气室相连接,推动刹车凸轮轴复位,解除整车刹车制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汽车刹车防失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总泵与所述刹车分泵气压分配开关之间还设置有手动驻车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汽车刹车防失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总泵连接至刹车踏板,并设有主控制管道带消声器排气口和设有备用管道带报警器排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连一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连一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78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