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凹型超广发光角度封装结构LED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15175.4 | 申请日: | 2017-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7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 发明(设计)人: | 钟章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晶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4;H01L33/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凹型超广 发光 角度 封装 结构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机的配件,特别是一种内凹型超广发光角度封装结构LED。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LED芯片制造及封装技术的日趋成熟,LED元件的成本大大降低,LED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摄像机领域,LED的节能和长寿命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在摄像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LED芯片发光具有较强的方向性,目前市场上现有的LED灯往往存在发光角度偏小的问题,从而限制了LED灯在摄像机领域的发展,使得LED灯的推广和使用受到制约。因此,解决LED灯发光角度小的问题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压线缆多相接头,能将LED芯片的发光角度扩大,大大的改善了发射光的均匀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凹型超广发光角度封装结构LED,包括:封装引线框、LED芯片和封装壳,所述封装引线框的一表面设有梯形凹槽,所述LED芯片设置在所述梯形凹槽内,所述LED芯片的正负极通过金线相连接,所述封装引线框设置在所述封装壳内,所述封装壳在远离所述封装引线框的一端设有锥形凹槽。
进一步,所述锥形凹槽的锥角为130度。
进一步,所述锥形凹槽的锥角朝向所述封装引线框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LED芯片和所述封装引线框通过高导热银胶相粘合。
进一步,所述封装引线框的表面覆盖有银粉。
进一步,所述封装壳为空心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内凹型超广发光角度封装结构LED的封装壳的形状为圆柱形,顶部设计有130度的锥形凹槽,能将LED芯片的发光角度扩大,使LED灯能得到一束,大于130度的发射光,大大的改善了发射光的均匀度,以满足广角类型摄像机的最好调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凹型超广发光角度封装结构LED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封装引线框;2、LED芯片;3、封装壳;4、锥形凹槽;5、梯形凹槽;α、锥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内凹型超广发光角度封装结构LED,包括:封装引线框1、LED芯片2和封装壳3,所述封装引线框1的一表面设有梯形凹槽5,所述LED芯片2设置在所述梯形凹槽5内,所述LED芯片2的正负极通过金线相连接,所述封装引线框1设置在所述封装壳3内,所述封装壳3在远离所述封装引线框1的一端设有锥形凹槽3。
所述锥形凹槽3的锥角α为130度。
所述锥形凹槽3的锥角α朝向所述封装引线框1的一端。
所述LED芯片2和所述封装引线框1通过高导热银胶相粘合。
所述封装引线框1的表面覆盖有银粉。
所述封装壳3为空心圆柱形。
因为,封装壳3为空心圆柱形,顶部设计有130度锥角α的锥形凹槽3,能将LED芯片2的发光角度扩大,从而得到一束大于130度的发射光,大大改善了发射光的均匀度,以满足广角类型摄像机的最好调光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晶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晶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5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