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的桥式整流器模块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9208.2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8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方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港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80 | 代理人: | 乔楠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整流器 模块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式整流器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高强度的桥式整流器模块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现有的桥式整流器模块在安装时,通过螺栓穿过连接孔将壳体主体与模块金属底板 ,在旋紧螺栓时,连接孔因受力过大而产生磨痕甚至破裂,从而影响连接孔的完整性,对壳体主体的连接稳定性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连接孔在旋紧螺栓时会产生破裂而影响壳体主体的连接稳固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的桥式整流器模块壳体,将连接孔设置为多层结构,螺栓在旋紧固定壳体主体与模块金属底板的时候是在保护套上进行的,磨痕都是在保护套上,保证了连接孔的完整,提高了壳体主体的连接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的桥式整流器模块壳体,包括:壳体主体,若干设置于壳体主体上方的电极孔和固定孔,设置于壳体主体两端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多层结构,所述连接孔内设有若干与连接孔过盈配合的保护套。
具体地,所述连接孔为双层结构,所述保护套数量为1个。
具体地,所述保护套为金属套。
具体地,所述壳体主体四个角的位置处均设有加强筋。
具体地,所述壳体主体上还设有用于灌装环氧树脂的灌装孔。
具体地,所述固定孔包括:螺母固定孔和设置在螺母固定孔底部中心的螺纹固定孔。
具体地,所述壳体主体底部设有便于与模块金属底板安装的梯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的桥式整流器模块壳体,将连接孔设置为多层结构,螺栓在旋紧固定壳体主体与模块金属底板的时候是在保护套上进行的,磨痕都是在保护套上,保证了连接孔的完整,提高了壳体主体的连接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的桥式整流器模块壳体,为了进一步提高壳体主体的强度,壳体主体的四个角位置处设有加强筋,防止壳体主体受到外力冲击而破裂,在壳体主体上设有用于灌装环氧树脂的灌装孔,均匀快速将壳体主体内灌满环氧树脂提高了整流器模块的防潮、防震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的桥式整流器模块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主体,2.电极孔,3.连接孔,4.保护套,5.加强筋,6.灌装孔,7.螺母固定孔,8.螺纹固定孔,9.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的桥式整流器模块壳体,包括:壳体主体1,若干设置于壳体主体1上方的电极孔2和固定孔,设置于壳体主体1两端的连接孔3,连接孔3为多层结构,连接孔3内设有若干与连接孔3过盈配合的保护套4。
壳体主体1通过在连接孔3中配合螺栓来与模块金属底板进行固定,将连接孔3设置为多层结构,使得在旋紧螺栓后继续用力也只是在保护套4上磨损,产生裂纹,并不影响连接孔3的效果。
具体地,连接孔3为双层结构,保护套4数量为1个,在保证保护套4保护连接孔3不产生裂纹的情况下,数量越少的保护套4数量,越能增强连接孔3用于固定壳体主体1与模块金属底板的固定效果。
具体地,保护套4为金属套,本实用新型优选保护套为铜套,当然铁套、钢套等其他金属套也是可以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铜套相对而言价格比较便宜,且加工也比较简便。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壳体主体1的强度,壳体主体1四个角的位置处均设有加强筋5,壳体主体1在长度方向跟竖直方向都跨度比较大,在日常使用中,会因为在壳体主体1长度方向跟竖直方向都跨度较大而造成壳体主体1断裂的问题,加强了壳体主体1的强度,防止壳体主体1受到外力冲击而发生断裂,减少壳体主体1更换的次数,省去更换壳体主体1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壳体主体1的强度,壳体主体1上还设有用于灌装环氧树脂的灌装孔6,灌装孔6的形状优选为矩形,也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只要能提供一个口子灌入环氧树脂就行了,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矩形的灌装孔6与壳体主体1的形状相匹配,矩形的灌装孔6可以提供最大的开口大小,更大的灌装孔6进一步为灌装环氧树脂提供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港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港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9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椅(FY‑2898)
- 下一篇:餐椅(巴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