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去车轮正面毛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8093.5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8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莹;鲁月新;毕鑫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2 | 分类号: | B23B5/02;B23B3/30;B23Q5/10;B23Q7/02;B23Q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31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车轮 正面 毛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毛刺清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轮正面轮缘和帽口部位去除毛刺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全涂装工艺的铝车轮,正面通常采用铸造成形,其余部位采用机加车削成形,车轮正面轮缘处存在机加和铸造交接的部位,交接位置环形一周方向表现为尖角毛刺。同样,在车轮帽口部位也是如此,帽口正面为铸造成形,深度方向为机加车削成形,铸造和机加交接处也存在环形一周的毛刺。这两个位置的毛刺为车轮机加后正面存在的主要毛刺,必须去除。目前,轮缘和帽口部位毛刺多为人工手动去除,由于手工去毛刺时力的大小不易控制,且毛刺均为环形一周存在,所以,毛刺去除后很难保证轮缘和帽口的圆度及同心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去除车轮正面轮缘和帽口部位毛刺的装置,能够适用于自动化连续生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轮缘和帽口的圆度,改善去毛刺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去车轮正面毛刺装置,由主机架、副机架、升降气缸、导向柱、支撑板、导套、导轨、左滑板、定位轮、定位柱、齿轮齿条结构、升降台、右滑板、定位气缸、支撑架、工位旋转电机、轴承座、轴承、轴、旋转平台、工位一机械手、工位二机械手、工位三机械手、工位四机械手、夹紧轮、轮缘毛刺刀盘、进给滑板Ⅰ、导向柱Ⅰ、气缸Ⅰ、伺服电机Ⅰ、帽口毛刺刀、进给滑板Ⅱ、导向柱Ⅱ、气缸Ⅱ、伺服电机Ⅱ和视觉传感器组成。
一种自动去车轮正面毛刺装置,由四个工位组成,工位一为车轮定位夹紧工位;工位二为去除车轮轮缘毛刺工位;工位三为去除车轮帽口毛刺工位;工位四为松开车轮并下转工位。
支撑板安装在副机架上,两条导轨对称安装在支撑板上,左滑板、右滑板分别安装在导轨上,左滑板与右滑板通过齿轮齿条结构相连。左滑板上固定安装两个定位柱,右滑板上也对称固定安装两个定位柱,四个定位轮分别固定到四个定位柱上。定位气缸与右滑板相连,提供定位动力源,当定位气缸驱动右滑板运动时,在齿轮齿条的啮合作用下,左滑板与右滑板同步运动,从而将车轮定心。升降气缸固定在主机架上,气缸输出端连接升降台,导套固定在支撑板上,导向柱固定在升降台的下方,导套与导向柱配合。当车轮定心后,定位轮松开复位,升降气缸启动,驱动升降台上行,使升降台接触车轮法兰,从而将车轮顶升起来,使车轮离开辊道。车轮升到一定高度时,工位一机械手夹持车轮的内侧轮缘,从而将车轮夹紧。此为车轮定位夹紧工位。
支撑架固定在主机架上,工位旋转电机安装在支撑架上,电机输出端通过轴连接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上固定安装四个相同的机械手,分别为工位一机械手、工位二机械手、工位三机械手和工位四机械手,机械手之间的间隔角度为90度。每个机械手的夹紧部位为四个固定夹紧轮,夹紧轮能够有效的夹紧车轮的内轮缘。工位旋转电机驱动旋转平台每次旋转90度,从而实现了四个工位的循环切换。
工位二机械手的正上方主机架上安装有去轮缘毛刺装置。四个同步运动的气缸Ⅰ固定在主机架上方,气缸Ⅰ输出端连接进给滑板Ⅰ,伺服电机Ⅰ安装在进给滑板Ⅰ上,伺服电机Ⅰ输出端安装轮缘毛刺刀盘,毛刺刀盘根据车轮外径尺寸内置刀棱。在导向柱Ⅰ的导向作用下,气缸Ⅰ驱动轮缘毛刺刀盘向下进给,当轮缘毛刺刀盘旋转时,可用刀棱去除轮缘毛刺。此为去除车轮轮缘毛刺工位。
工位三机械手的正上方主机架上安装有去帽口毛刺装置。四个同步运动的气缸Ⅱ固定在主机架上方,气缸Ⅱ输出端连接进给滑板Ⅱ,伺服电机Ⅱ安装在进给滑板Ⅱ上,伺服电机Ⅱ输出端安装帽口毛刺刀。在导向柱Ⅱ的导向作用下,气缸Ⅱ驱动帽口毛刺刀向下进给,当帽口毛刺刀旋转时,可用刀棱去除帽口毛刺。此为去除车轮帽口毛刺工位。
工位四机械手的正下方为辊道,辊道上安装有视觉传感器。当车轮去完轮缘和帽口毛刺后,通过机械手的旋转切换,车轮到达工位四,此时,工位四机械手松开,车轮落入辊道,视觉传感器检测到有车轮时,会反馈信号,使辊道旋转,从而将去完毛刺的车轮运转到下一工序。此为松开车轮并下转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80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十字绣硬裱框条组件(S‑7)
- 下一篇:铝合金画框型材组件(LA‑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