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排线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5503.0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1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万能;刘斐斓;刘诗华;肖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凌犀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排线 机头 纵向轴 本实用新型 控制系统 横向轴 机械臂 控制箱 操作按钮 盘绕 换向 缆线 支架 多个控制器 换向检测 机头本体 人力资源 上下移动 生产效率 手动调节 线缆制造 悬挂安装 左右移动 翻转 上端 显示仪 横梁 下端 松散 应用 | ||
1.一种自动排线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自动排线机头(1)、纵向轴(2)、横向轴(3)、控制箱(4)以及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排线机头(1)包括机头本体和安装在所述本体上的换向检测装置(5);工作时,所述机头向转动的缆轮馈送缆线,使得所述缆线盘绕在所述缆轮的缆轮轴上,所述机头本体能够在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并能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当所述机头在水平方向向左或向右移动时,若所述换向检测装置(5)检测到所述机头已达所述缆轮的侧壁,则触发所述机头在水平方向改变运动方向而向原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所述横向轴(3)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横梁上,所述纵向轴(2)的上端悬挂安装在所述横向轴(3)上,下端连接有一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前端安装有所述自动排线机头(1);
所述控制箱(4)的内部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纵向轴(2)水平方向的左右移动、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所述自动排线机头(1)的翻转、换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检测装置(5)位于所述本体的一侧,其包括压力传感器,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来自缆轮侧壁(10)的压力时,所述换向检测装置(5)检测到所述自动排线机头(1)已水平移动到缆轮的缆轮侧壁(10),触发所述控制器执行水平方向的换向操作;
在所述自动排线机头(1)水平移动到缆轮轴(9)的预定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自动排线机头(1)作180度的水平翻转,使得翻转后的所述换向检测装置(5)朝向与所述缆轮侧壁(10)相对的缆轮的另一个侧壁;当自动排线机头(1)移动到所述缆轮的另一个侧壁时,再次进行水平方向的换向操作,并在移动到所述缆轮轴(9)的预定位置时,再次作180度的水平翻转,使得翻转后的所述换向检测装置(5)朝向所述缆轮侧壁(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还配置有多个操作按钮,用于对所述自动排线机头(1)的动作进行手动调节,并且所述控制箱还配置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仪(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排线机头(1)的前端还安装有机头初始定位装置(11)和前端缆线限位装置(12),其中,所述机头初始定位装置(11)用于在所述自动排线控制系统开始运行前对所述自动排线机头(1)进行初始定位;所述前端缆线限位装置(12)用于对缆线(8)进行限位,保证缆线的排线整齐、紧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排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头初始定位装置(11)包括激光定位器,当所述激光定位器发出的红色激光照射到所述缆轮轴(9)的最高点处时,完成所述自动排线机头(1)的初始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排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排线机头(1)的本体上安装有鼓包检测装置(7),所述鼓包检测装置(7)对缆线参数实时监控,当检测到缆线出现鼓包时,向所述控制器发出信号,所述控制器控制显示仪(16)显示鼓包缆线的直径和鼓包所处的缆线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排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鼓包检测装置(7)检测到缆线出现鼓包时,向所述控制器发出信号,所述控制器控制警报装置发出声音警报,并闪烁灯光进行提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排线机头(1)的本体上还安装有后端缆线限位装置(14,15)和缆线长度计量装置(13),所述后端缆线限位装置(14,15)对缆线进行限位,避免缆线(8)因摆动而脱离所述缆线长度计量装置(13)的传动轮;所述缆线长度计量装置(13)对已盘绕缆线的长度进行计量,并将长度数据发送给所述控制器,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显示仪(16)显示已盘绕缆线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凌犀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凌犀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55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绕线器
- 下一篇:一种间隙摇盘收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