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发动机轴承的可拆式注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4002.0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5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朱羽靖;俞洁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科畅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21/00 | 分类号: | F16N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发动机 轴承 可拆式 注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式注油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基于发动机轴承的可拆式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装置在使用时会因高温工作或摩擦等因素产生损耗,影响装置寿命及工作效率,这时,便需要润滑油进行润滑,但机械的复杂设计使得人工注油操作繁琐,且危险系数较大,注油装置因此诞生。注油装置能够在机器工作时对装置的所需注油关节进行均匀、可控的注油,为装置的正常使用保驾护航。
现有的注油装置多为一体式注油通道,无法控制尺寸,对大小不一的装置需要从新设计,装置的固定不牢靠,油管易因外部原因发生晃动,是注油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基于发动机轴承的可拆式注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基于发动机轴承的可拆式注油装置,所述的基于发动机轴承的可拆式注油装置包含若干个纵向设置的中空油管,所述的油管的底部设有一长方体管座,所述的油管的上部设有一长方体管帽,所述的管帽和管座均由若干个正方体的组装基座连接组成,所述的组装基座的一侧设有四个卡口槽和四个卡扣柱,所述的组装基座的中部设有一固定的圆形管槽,所述组装基座底部设有四个正方形的底座,所述的底座中部设有一圆形的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组装基座每个侧面设有两个卡口槽或卡扣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卡扣柱呈梯形凸起,所述的卡口槽呈梯形凹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卡口槽和卡扣柱位于相对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底座一角伸出管槽。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发动机轴承的可拆式注油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首先根据所需注油机械的尺寸对装置尺寸进行更改,将组成模块有卡扣柱的一侧面对其他组成模块有卡口槽的一侧,控制卡扣柱沿卡口槽从上到下滑动,通过卡扣柱和卡口槽的卡接,使装置固定、贴合,将油管放入组成模块中部的管槽内,管槽内径与油管直径相匹配,使油管的固定更加紧合,组成模块底部的底座一角延伸至管槽内部,防止油管脱落,各个油管长度和内径相同,确保注油过程均匀,通过底座中部设置的固定孔将装置固定在喷油装置上,达到理想效果。该基于发动机轴承的可拆式注油装置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方便拆卸,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式注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的可拆式注油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可拆式注油装置的I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可拆式注油装置的组装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可拆式注油装置的组装基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可拆式注油装置;2、管帽;3、油管;4、管座;5、组装基座;6、管槽;7、卡口槽;8、卡扣柱;9、底座和10、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5所示,该基于发动机轴承的可拆式注油装置1包含若干个纵向设置的中空油管3,该油管3的底部设有一长方体管座4,该油管3的上部设有一长方体管帽2,该管帽2和管座4均由若干个正方体的组装基座5连接组成,该正方体组装基座5的一侧设有四个卡口槽7和四个卡扣柱8,该组装基座5的中部设有一固定的圆形管槽6,所述组装基座5底部设有四个正方形的底座9,该底座9中部设有一圆形的固定孔10。
该组装基座5每个侧面设有两个卡口槽7或卡扣柱8。
该卡扣柱8呈梯形凸起,该卡口槽7呈梯形凹口。
该卡口槽7和卡扣柱8位于相对面。
该底座9一角伸出管槽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科畅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科畅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4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设备供电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电池组